搜集相关资料:
一、自学与拖延症
要想拥有自学能力的首先任务就是要知道:拖延症是死敌,必须干掉。
你知道拖延症是怎么产生的吗?
有件不想做的事情→当我想到这件事就会烦躁→既然这么痛苦不如先做别的事情→当再次面对这件不想做的事情→循环····
那么我们在大脑实质是这样的:
大脑预测那件事会让我们产生不安→这件事激活了大脑中的疼痛区域→大脑寻求停止这种痛苦开始转移注意力。
所以同学们,拖延症犯的时候不要自责,要怪就怪你的大脑,是你的大脑让你难受的,所以你才没写作业,都怪大脑这个小婊砸。
但要做一个自学的人,我们必须要战胜拖延症。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能你看过很多关于拖延症的文章,知道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如果你还没解决拖延症,那不妨可以看看这种:
如果你拖延症犯了,不想写作业,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就是去写作业!
这个方法是不是非常令人无语,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有研究表明:
当你面对一件特别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产生神经上的不适;
但是一旦你开始做这个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大概十几分钟,神经的不适就会消失,会真的消失哦~
所以说,不写小作文,很痛苦,怎么办?去写小作文!
不想看书 ,就看见书就头疼,怎么治头疼?去看书!
你只要告诉自己:
“我知道我要做的事情很烦,但是科学家们说了,这都是大脑在欺骗我,而且只要我开始做这个事情做个十几分钟我就不痛苦了,那我就试着先做十几分钟吧”
写十几分钟小作文跟写完一长篇文章比起来,是不是更容易操作呢?
你只要克服了这十几分钟,接下来一切就顺风顺水了。
至此,如果你已经成功干掉拖延症,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提升我们的自学能力的环节了。
二、步骤
1.分析问题。分析问题一定要具体,同学们应该尽可能的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知己知彼”。
2.有效的预测。所谓“知己”就是要全面的分析问题,“知彼”就是知道自己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特点是什么,你掌握“对手”的命门,就会轻松战胜他们。
3.制定学习方案。能做到真正的“知己知彼”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合理的学习方案了。
我的思考:
培养能力的前提是学习方法,能力的提高在于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魏书生老师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是如何创造条件使师生能够共同探索教学方法。”
所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首先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那么初中学生如何自学呢?自学的方法是什么呢?
每个学科自学的方法不同,上学期间,我的自学多用在学习英语和数学上,因为这个相对较难,必须要提前预习。
检查预习其实就是让学生在任务中完成自主学习,是一个方法。
自学的初期,是以一项项任务为主导的。任务好比是一个目的地,而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到达这个目的的,之前是由家长或老师带领学生到达目的地的,但现在需要学生自己前往。前往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寻求帮助,或者是同学、老师、或者网络,但这个过程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前行。自学的重点是主动。
魏书生老师说:“怎样培养学生的自育能力呢?关健是启发学生的主动性。我时常对学生讲,不是老师要求你们做什么,而是你们自己要去做什么。老师的责任不是看管你们,而是你们前进的助手。我绝不会强迫你们,做什么事应该是由你们自己决定。”
“为了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还需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我经常用革命先辈和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认识杰出人物成长的道路,理解他们忘我的、崇高的动机,使学生认识到为祖国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力量源泉,激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发奋学习。”(人物传记很重要)
魏书生老师的做法都是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有可能自主学习。
让学生有走到目的地的成就感。最初以任务为主导的自学力培养,就如游戏闯关一样,刚过关时需要让学生轻松的过关,但到后面,必须要加大难度,否则,就会陷入无聊和无挑战感。
自学力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设置任务和目标,并设法达到。而这也是自学能力真正培养起来的最重要的步骤。
魏老师的做法是:
对于我教的语文学科,可以在课堂上或作业上下功夫,提升学生的自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