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分析

【读书笔记】

        刘姥姥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虽然是一个不重要的角色,但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起着推动和修饰作用,让人在心中留下了温暖和感动,她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非常有特点的人物。仔细分析刘姥姥这个人物,就会发现她确实是一位大智慧的人物,可见曹雪芹的用笔之意。刘姥姥虽然有着农村人的善良与质朴,但同样有着官府的世故与精明。她大智若愚、随机应变、见义勇为、知恩图报、幽默风趣……可以看出她是一位经历风雨、阅历丰富、看透风尘的人物。她在红楼梦中起到铺垫和点睛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曹雪芹人物布局的完整和协调。分析刘姥姥这个人物,对于研究《红楼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善良质朴、人人喜欢的刘姥姥。

        刘姥姥是一位偏僻山村的老太太,她在《红楼梦》中始终以贫穷山村老太太的身份出现。她三次进入荣国府,她言谈举止、说话办事,一举一动,都明显的带着贫穷山村老太太的特征,让人感觉真实、纯粹、朴实,始终不失农村人的本色。


        一是言谈见朴实。《红楼梦》第六回中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写道:“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锣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缀着一个秤砣般的一个物件,却不住地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什么用啊?”这种通过乡下人熟悉的景物描写,将刘姥姥的视角定格在乡下人的思想,把钟比作匣子,把钟摆比作秤砣,这在农村是常见之物,更是刘姥姥日常所见,是十分熟悉的。挂钟在当时只有富贵之家才有,十分稀少,刘姥姥一个普通农妇是不知道的,更不可能熟悉。“咯当咯当”的钟声把她吓了“一展眼”,她最终也没弄清楚是“什么爱物儿”,但她却用农村常见物比喻,让人感觉一个乡下人的纯朴。这些简短的语句,把乡下人那种朴实的窘迫样子,一下子跃然纸上,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乡下人,看到了乡下人的那股朴实劲。当然,刘姥姥的类似的话语还有很多,无不展现着的她的朴实。

        二是细节见朴实。细节看人,细更能品人。那次贾母让刘姥姥喝茶的情景,妙玉见贾母带大家来,便亲自煮茶端茶,贾母得知不是六安茶后,自己就先喝了一口,将剩下的半杯递给刘姥姥尝尝,刘姥姥直接端过来就一饮而尽,并笑着说:“这茶好是好,就是淡一些,再熬浓些更好了。”作为一个农村人,平时不喝这种茶,喝惯了浓茶,说出了农村人的生活习惯。逗得贾母和大家都笑起来。通过刘姥姥这些动作,她的话语,生动地反映刘姥姥作为乡下人的朴实表现。

        三是礼节见朴实。礼节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刘姥姥懂得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的礼节。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中,刘姥姥她二进荣国府,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来感谢对她的施舍。因为第一次来时,曾获赠银二十两,这可是在当时农村人一大笔钱了。第二年夏秋季节,这个善良热心的刘姥姥,没有忘记贾家的恩惠,“多打了两石粮食”,就把头一茬摘下的瓜菜送来,以感谢贾家的关照。现在年头好了,地里的蔬菜瓜果丰收了,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在那个年代农村就这些东西可以送人了。这种知恩图报,懂得回馈,确实是乡下人朴实的最好例证。其实,在当今乡下农村还仍然保持这种习惯,也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刘姥姥进大观园

        四是人人喜欢。刘姥姥有一个最大特点是让人喜欢,她每到一处都能带给人欢乐,是一个处处都受欢迎的人,这是一种为人哲学,这是一种处世智慧。按理说刘姥姥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农妇,她到贾府这样的上等官府家庭里,按理说是让人瞧不起的,至少贾府下人对她是不当回事。可她是一个阅历丰富,机智幽默的表演家,她内心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但仍然将笑乐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始终能和大家轻松的融入一起,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你看,她与凤姐、鸳鸯合谋出“洋相”,搞哈哈乐动作,她主动扮演逗人开心的滑稽角色,一个农村人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现在看来她真是不一般,她有胆量、有思维,敢于大胆尝试。她最具体代表性的典型语句就是那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她表演夸张,惟妙惟肖,情态并茂,出人意料,简直是现代版的相声演员贾玲,让人忍俊不止,让贾母及小姐丫鬟们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笑到肚子疼。这样的事例,刘姥姥心里十分明白,这只不过是逢场作戏,逗大家乐乐而已。虽然自己年龄大了,但想想贾府能给她帮助,已经给她足够的面子了,更让她回农村有面子,农村人都会对她高看一眼,她更是觉得很荣光。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可丢脸的,能给贾府的上上下下的人带来愉快,还能获得贾府上下的好感,又何乐而不为呢?刘姥姥的这种处事方法的确值得让学习。

二、智慧英明,有难相助的刘姥姥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所作所为,无不展示她是一个智慧英明的一个人,她看似愚钝呆傻,其实心知肚明,精明过人。可以说是大智若愚,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大智慧。

        一是故装糊涂让人欢喜。刘姥姥能在贾府上下都让人喜欢,这与她的智慧是分不开的,她洞悉贾府内各种人物的心理,她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贾府能左右逢源,与不同人物的交往,采取不同的策略,可以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达到人际关系十分融洽。她第一次进贾府时收获不小,让她更有了信心,她对怎样与贾府中人打交道有了方法,怎么打交道也有了底气。例如:在王熙凤把一盘花乱七八遭的插了她满满一头,那样子滑稽可爱,凤姐就是想让她出丑,让大家笑话的。可她竟然不用照镜子,让贾母和众人笑的前仰后趴,她心里知道是王熙凤捉弄她,但她却当作浑然不知地样子说:“我这头也不哪年修来的福份,今儿个这样体面起来……”她这种故装糊涂,反话正说,让人接受。这种处理方式,可见她智慧英明,反应敏捷,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做不到的。特别是这样的结果让人愉快,互不伤害,而且达到了一种喜剧效应,不让人生气,却让人欢笑不止。大家对刘姥姥说:“你还不赶紧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都把你打扮成了老妖精了!”她却故意装傻到底,还自我曝料说:“我虽然老了,年轻时也风流过,爱插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这话更让大家笑得不可开交。试想,如果这事她要正着做,她肯定扳不过王熙凤,还会得罪王熙凤,把自己陷入进退两难境,以后肯定就进不了这贾府了。相反,她这些举动和做法,不仅赢得了大家的笑声,更让大家同情她。可见她表面是装疯卖傻,自我解嘲的个性心理,无不展示了她智慧英明的人际交往艺术。


        二是有难相助让人温暖。第一百一十三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婢感痴郎”中刘姥姥的做法更让人敬佩。此时,贾府已经败落,宁府也已经被官府抄家,凤姐更是病重卧床不起。在这个时候一些趋炎附势之人,一见权势倾颓,家败人亡,避之唯恐不及,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让人感受到人世炎凉的落寞。但是刘姥姥在这个时候,她不计后果,不忘情谊,亲自带着青儿来探望凤姐的病情,并求神拜佛,为她祛病延年。刘姥姥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来看凤姐,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让人感动。患难见真情,有难来相助。实实在在的表现了她的感恩之心,不忘旧情,充分展现了刘姥姥的大美之心。

        还有“狱神庙”刘姥姥的故事。刘姥姥受凤姐所托,不顾自己已经八十高龄,带着板儿到处寻找,费尽周折地打听到了巧姐的下落。弄清了巧姐原来是被狠舅奸兄卖到了烟花巷,她历经辛苦终于把巧姐救了出来,了了凤姐一桩心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刘姥姥重情重义、有始有终的做法,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不已。

        三是敢于担当让人钦佩。其实,在刘姥姥协助巧姐逃难的时候,贾府已经败落了,那时藩王势力正是强大的时候。然而她并不知藩王要解除婚约,竟敢大胆主张逃到她的家里,而不怕藩王求婚未遂,势将派人追查巧姐的下落。万一藩王知道了巧姐藏匿在王狗儿家里,必将给姥姥以拐带的罪名,拿官问罪,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刘姥姥不去想这些,只想能帮助巧姐逃难就行,敢做敢当,不怕后果,展示了她不畏权势,敢于担当的大爱精神。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非常难得,这种精神让人崇敬,这种做法让人敬佩,堪称做人模范。

三、阅历深厚,看透世态的刘姥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刘姥姥虽为一农妇,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她通过到荣国府的耳濡目染,也看透了官场的世故,懂得如何在什么环境中适应生存,这是一个乡村农妇的一个精明之见,当然,也是看透了世态的无奈。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看透了社会,为了生活心态放开了,内心想开了,只图能让别人高兴,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可以了,她表面上乐观开朗,让人舒适,其实内心只有她自己知道,谁何尝不想在别人面前有面子,可是作为一个农妇,如果只顾面子,生活没有着落,还弄得别人不高兴,这可不是她的做人之道。她觉得适者生存,只要不是太过分,没有突破自己的做人底线就行。

        刘姥姥在书中表面看扮演的是一个丑角,大家看到了一些俗不可耐的笑话让人乐而不止,这只是看到了表面。其实,刘姥姥的角色看似丑角,并不意味着是傻角色。她并非不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而是甘愿故作丑态,滑稽凑趣,以制造喜剧效应。她说出的笑话能让别人听着好玩有意思,但在她心里却是甜酸苦辣,别有一番滋味,也可说是“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她虽然在乡下种地,但也做过小买卖,有着商人的精明和智慧,她做小买卖洞察的人很多,再来到贾府见过这么多人,经过多年的人生历炼,自然看明白很多事,懂得如何适应,扮演自己的角色。刘姥姥的笑话,就像她脸上一道道皱纹一样,是饱经沧桑的印痕,是生活磨砺的见证,是人生经验所集,是她大智若愚的表现!更是看透了生活,看透了世态。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农妇,在那个年代能有这种思想,应该说是一种思想开放,当然这也是曹雪芹笔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开放从《红楼梦》很多人物中都有表现,但通过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小人物的表现,更能表达当时的社会现象。所以说,刘姥姥这个人物让我们不能小视,必须以全书的中心思想来解读她,这样她的人物思想就更鲜明,更有主旨意义了。

        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其实,刘姥姥本身也是对应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意思。当然,刘姥姥这是一个成熟做人的表现,更是阅历深厚,看透世态的高情商,刘姥姥就是这样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0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8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2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72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45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