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师有一个比喻,大意是说,大脑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晶脑,一种是豆腐脑。水晶脑是指,知识在大脑中是一套一套的架构,无论提取还是存贮都很容易;豆腐脑是指,知识在大脑中是一盘散沙,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
比如,漫天的星星谁都记不住,也不方便交流,古人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星星们连接起来,赋予美好的故事,形成一个个星座知识晶体,最终构建我们关于星星的水晶脑。
对照古典老师的说法,我才发现,怪不得书看了不少,却总是啥也记不住,有时都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看过,原来只不过是没有整体和系统的观念。
记得上高中时,数学老师很强调自学,上第一节课就反复告诫,一是课本目录要熟,二是所有的题要尝试画图解题。可惜,我今天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整体学习的套路。
知识和知识之间,一定会有联系,也一定能有联系(如果没有,自己要想办法创造联系),这是整体学习精髓,也是构建水晶脑的要诀。比如记忆杂乱无章的元素周期表之类的,或者历史事件时间等,完全靠编顺口溜,就像编星座名称一样的。
我也突然明白了,《刻意练习》里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心理表征,也是在反复强调要整体看问题,整体学习。看来,所谓的培养天才的刻意练习,不过是创建心理表征,不过是构建水晶脑,不过是将知识强力连接起来,形成一套一套的知识晶体,就好像水泥将沙子和石块连接起来,构建了大厦,构建了马路,构建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