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工作多年,却无突出的技能专长,每当夜深人静,家人休息后,自己所思均是对前路的未知,方向的迷茫,每每想着何日才能冲出困局,每每想着何日才能出头……
虽然每次到最后也都想着:干脆,转行吧!年纪大了,没什么长物,而且做你这行的现在是越来越年轻了……可是每次都败下阵来——你能转到哪里去?
这就是现实。
现实毕竟是现实。
就这么晃着,真累。
直到某一天,在“千聊”中看见了《十二堂读书变现课》——啊!读书也能变现?!之后,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相关课程。在今年8月份时果断参加了“唯库”的小白体验营,课程结束,就报名参加了四期《30天读书变现训练营》正式营,成为了读书变现路上一员。
要说私心,还是有的。
一是因为可以变现,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时间上来说又直观感觉是比较自由的,还能由兼职到最终实现产品经理这种创业者的递进转变,“进可攻,退可守”说的就是这样吧,做不到创业者也可通过一篇篇文稿的有效输出,调剂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是自己感觉这么多年的工作,自身的内在空虚匮乏,既然读书可以有变现的能力,何不一边阅读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阅历经验,一边输出创造价值。
还记得刚参加体验营的时候,所做的阅读练习测试,当时自己的阅读方式在325字/分钟,试用倍速阅读的3种方法,达到了600~800字/分钟,有速度,却是没内容而且不稳定,可是多少能看见路径,在正式营里,继续用减少眼球聚焦法练习,默读虽有,但是会有跟不上眼睛所见,以及有时还会有跳读的情况,可是书中所说,所读,会有印象而不会过眼就忘……这就是进步吧……
之后又开始摘“苹果”,高度紧张不自信的心态下,居然完成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的“苹果”摘取,虽然中间跳读,略读,但是完全不影响作业进度,当做完作业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吃惊……一本400多页的大部头,一个从没有好好阅读书籍的自己,结果只能用神奇来形容……
如果这就是惊喜,那么世界上的所谓惊喜也就太廉价了,虽然当时自己也被惊呆了,可是陆陆续续的,随着正式营的深入学习,又是一次次的刷新了自己的认知。
学习如何写推荐书评、如何像出版商一样选出一本年度畅销书。在写作业到鉴赏一位作家的时候,当时的自己蒙了,怎么办?所知有限,基本上没有熟悉的人选……急智情况下,选到了正在看的书《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以及其作者,选它,是因为自己在练习阅读法阅读的过程中,心灵上的契合度很好,说道了自己很多的痛点,而这些痛点却往往是自己以前不经意,不走心的……“30岁之前的努力程度,决定你30岁之后过怎样的生活”、“十年前,我们都叫喊着要改变世界;十年后,我们却被世界改变”、“自己觉得特别遥远的事,都被别人实现了”,虽然鸡汤,可是句句戳的自己难受不已,不时的脑海中冒出想法:“如果时间可以逆转,一切可以重来就好了”,时间可逆么?!你说呢……一切幻想,终究只是幻想,到最后还是要回归现实。毕竟,现实就是现实。
别以为躲掉了这次就真的躲掉了,你躲过的,总有一天会找回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书中扉页上作者说的挺好:“每次打开一本书,就好像走进另一种人生,我们无法经历不同的生命旅程,但读书最大的意义在于看别人的故事,揣摩自己想要的人生。”这句话,让自己第一次有了区别于之前的揣摩自己,揣摩人生的想法。
在第一阶段收关的时候,学习了如何列一份有用、有趣、有料的主题书单。由于上一次作业的关系,选的都是励志自愈方面的。由于是要列出5本,而这些又全是自己没有看过的,还想自己能按时打卡完成作业,就想到了之前为之惊叹的阅读法——“苹果阅读法”,之后,定好问题,开始了耗时约5小时的暴力阅读,摘取苹果,有了练习时的经验,步骤清楚,终于按时打卡,完成了作业。这对于曾经的读书困难症来说,这种持续5本书的阅读,现在回看,也是“英雄之旅”一截片段,关于“英雄之旅”后面也会说道。
之后学到了终极阅读法“费曼读书法”,“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理解掌握一门知识,无疑这是最好的门路。曾经阅读《童年的秘密》第一章,第一节的时候,全节625字,却花掉40分钟才理解,每次阅读的不解,每一次的重新阅读,再重新思索。
掌握阅读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阅读,知识永远就只能停止不前“水满自溢”,输出是最好的输入。输出也是打开自己进步回路的“脉门”,如何兼顾输入输出,卡片阅读法,不止于输入输出,还能用“我见”“我思”积累以后写作的创作素材。
思维世界是迷宫,会凭借经验、情绪、本能下决定,做判断、做决策而无法去甄别。卡片式的记录阅读,能形成良好的回路:从哪里来的、如何来的以及持续拷贝。
只有现代文学的熏陶,并不能完全领会读书创作之美,古典诗词的鉴赏,把古人的胸怀、情仇,甚至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区区几句话语展现了出来,让我们领略曾经不曾领略的别样的情怀,让自己浮躁的心胸得以沉淀。
在课程过半的时候,迎来了我手写我心“英雄之旅”的写作心智重塑。讲述了怎样能更好的确定风格、书评、分销文案的创作要点,及如何避免各种创作中所遇到的雷区。尤其是明确自己的写作风格是重中之重,风格驳杂,用户眼花缭乱不说,目标用户的定位也不好把握,失去对用户的服务意识,产生行为认知缺失。
如何写好一篇精读文章,让二阶段收关又起到了一份承上启下的作用。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产品,是变现。让每天忙着赶时间上班,忙着工作,忙着聚会,忙着照顾孩子,忙着照顾家庭,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好,忙着赚钱,一天下来感叹“时间都去哪了”的忙人利用好自己的重叠时间来进行有效听读、阅读。让自己摆脱人在家中坐,莫名被割韭菜的命运,扩充知识边界,当机遇到来时,希望它不会从自己的指缝中溜走,而昂头向前,成为“翘楚”站在某一领域的顶峰。
听书稿、拆书稿、书单课,均是实现变现的方法。前两种对新手创作者来说相对容易,而书单课,就要要求读书人有丰富的列主题书单的能力,为所列书单,写听书稿的能力。
书单课的复盘理念是想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思维来进行的,结果思路不太清晰。
拆书稿的复盘,在写下了“天下武功为快不破”之后,就变成了了江湖武林秘籍复盘法。写的自己也觉得好玩,例如“书于此,心力尽,卒”、“待到朝阳初露,定将涅槃归来”(开始想写待到山花烂漫时,定将涅槃归来……可是觉得文意不搭,就给改了哈)。可能也是由于复盘的太”骨骼惊奇”吧,得了优卡。这也是30天里唯一一次的优卡……现在回看这篇复盘稿,不尽处还是挺多的,一张优卡,实属侥幸。
线下读书会、线上读书会,目前实在是在自己能力圈外了,掌握住知识点,把前面的产品做好了,应该自然会水到渠成吧。
知识产品的江湖,说大不大,说远却又不远。古代书信往来快则三天两日,慢则十天半个月,就此江湖别过,不知他年他月才能再见,他乡遇故知,“一壶浊酒喜相逢”。现如今的信息时代,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能把相隔天涯的你我链接在一起,听声如画,见字如面。
今天看到之前的同侪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是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站在一定高度的时候,相知相见,亦未可知。
感谢这一次的遇见,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他朝再见,相逢一笑,何不把酒言欢,煮酒论英雄?!
谨以此文,感谢在这短短相聚的一个月里,为我们答疑解惑的小冰老师,每日孜孜不倦为我们点评作业的班委。感谢四期训练营里的每一个小伙伴,让我们聚水成川,聚沙成塔。感谢往期的师哥师姐,你们留下的背影,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灯塔。
再相见,我们也煮酒论英雄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