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叫《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它的作者是黄启团,是一位从事心理学23年的专业人士,他是创立壹心理,又成为讲师,符合这个时代的成功人士,熟悉的人都会亲切的叫他“团长”。为什么要介绍他的这段经历呢,我认为他是属于这个时代成功者的有代表性的案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创业,或者从事自由职业,建立独特的个人IP,成为一股新的生力军。所以我一直说这是一个这个时代的成功者写的符合这个时代的书。
之前看过很多经典书籍,相比阅读这本书,这本书更通俗易懂,也更有带入感,所带来的理念上的影响是直面而来的,带有冲击性,甚至视觉画面。
像其他书一样,这本书的开端也是对理念融合,或者打通。当下人们对钱的认识理念,大多数来自于父母的观念,因为在学校里没有经历过财商培养的课程。相信很多人也会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发觉钱,或者财商的重要意义性。首先我们主要来讲两个比较典型的故事。
第一个要说的故事相信会触动一些人,至少是触动了我的,在团长的壹心理团队培养了很多的讲师,有一次他听说在他的讲师中有一位要借钱吃饭的,他就很惊讶,因为做为讲师,收入不同于一般人要一个月才拿工资,讲师是可以讲一次课拿一份工资的,这样的现金流按理说不会有吃不上饭的问题,而且做讲师也是相当于比较专业的职业,他就跟这个员工谈了次话,这个员工确实是非常优秀的讲师,可就是没有人请她讲课。那团长就去问她:你这么优秀,为什么不主动推销自己,就可以争取一些讲课的机会。这位讲师的回答是:团长,我为什么要去推销自己呢,只要我讲课足够好,就一定能吸引更多人。有一句话叫“花香蝶自来”,我为什么要低声下气的求别人呢。
她认为推销自己是一件低声下气的事情,这种信念使得她即使再优秀也无人问津,尤其在现在的大城市里,本来蝴蝶就不多,那花要多香的话,才能引起别人注意呢。那究竟是什么把她困住了呢?
在我们的思维里通常有这样的逻辑闭环:如果你处在一个困境里,就会做一个决定,有了决定以后,就会采取行动,行动之后,自然就有了相应的结果。得到这个结果会反过来强化你的决定。就形成了:困境——决定——行动——结果的闭环。
刚刚那个案例,那位讲师确实授课能力很强,可是她遇到没有授课机会的困境。面对困境她对应的方法是等待,等待别人来主动找她。她行动就是根本不会主动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结果无人问津。结果又强化了她的决定,她觉得要继续等待.......然后进入了死循环。
影响她一直在死循环中,无法破局的关键就是一个想法“推销自己是一件低声下气的事情”。人生就是如此,当我们有了锻炼的机会,才会有更快的进步。如果没有锻炼机会,水平就得不到提升,就更没有人来找我们......其实从困局到生机就是一念之间。很多的改变,往往就在动心起念之间。比如有些人认为钱是省出来的,就会一直在困局里,就在没钱——省钱——不花钱——没机会——然后继续没钱的困局里。一旦清醒的认识到“钱并不是省出来的”,那么你就破局了,这样决定的下一步就不是省钱了,而是提升自己——学习——变得有能力,越来越有钱。所以这就是一个破局的过程。
其实前面说的故事,是不是很典型,以前会认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做销售,那现在呢,人人都要具备销售能力,至少是销售自己的能力。时代在变化,我们的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而且前面提到的闭环,其实也很有意思,它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来检验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停滞了,遇到瓶颈了,在困局里走不出来了,就可以试着用闭环来分析你的现状,看看是什么关键性理念影响了决定和下一步行动。这时可以停下来,接纳的心态去看更多的可能性,跟你有不同结果的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做的呢。
这是第一个故事,那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要引用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我刚好在樊登读书中听过。有一个NGO的国际组织,可以理解为非政府性的慈善组织,这个组织会为国际上贫穷的地区提供一些服务,比如为非洲人们提供蚊帐,减少疟疾的传染,或者分发消毒药水。
这个故事是关于种子改良的,因为非洲的粮食作物种子非常落后,就导致收成不好。NGO就采购一批优良的种子给非洲农民改良作物品种。他们把种子发到农民手里,可其中只有10%的人会把种子播种上,大多数都进了农民的肚子,因为缺少食物,他们把种子煮熟吃了。
然后义工开始做了一轮又一轮的思想工作,播种的人提升了30%,达到40%,但还是有60%的人无动于衷。最后义工不得不采取了强制的手段,亲自把种子撒到土地里,而不是不直接发放给他们呢。于是我们看到了三组数据:10%,30%和60%
同样的一组数据,在不同的事情上,却巧合的重复,就形成了世界上三类人的大致界定。
第一类人,占10%,他们先知先觉,一旦获得某种信息,就会立刻行动。
第二类人,大约占30%,他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完全相信,彻底相通才会去做。
第三类人,就是剩下的60%,他们不管怎么被教育都不会采取行动。这些人缺乏自律和行动力,会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命运。
如此通过这三类人的总结,也就得出了脱贫致富的三个途径:获取信息,改变观念,自律与行动,分别对应这三类人。看到这里不妨可以对号入座一下,你属于哪一类呢
针对这三类人的三个途径,有着相应的改善方法
途径一:获取高价值的财富信息,最好的选择是有意识的接触专业人士或某行业的佼佼者
途径二:改变观念,打破固话思维,用接纳的心写每日反思日记,比如当天发生的什么,跟思维不吻合,或者有哪些不如意的事情,分析发生根源,找到突破口。
途径三:自律与行动,通过外求和内修两种方式,外求大致有三种方式
1)找一个教练,达成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2)当众承诺,这是基于心理学的内外一致性原理,兑现承诺
3)选择你的朋友圈,正面影响思想和行动。内修就是培养内心的驱动力,往往内在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
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打通并融合一下财富的思维理念,如果你收到了,我们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的下一步行动,来更多的检视自己,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式吧。
第一,关于钱,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思考你被什么困住了?并且用困境——决定——行动——结果循环列出来,思考如何破局
第二,如果你现在还不富足,探索自己的贫穷本质,是哪一类人呢?又要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弥补这些缺陷?
动起来,更精彩!接下来会来分享本书的重点,获得财富的三个途径。
每天进步一点点,用积累的心态,在学习中创造,在生活中落地。在此共勉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