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离家的日子就近了,老家总是有很多规矩,正月十三,是什么洋公鸡日子,不能来回行动;大十五的也不让坐车,所以每次单位让十六上班,我只得十四走,传统的迷信虽说不可信,况且对于像我这行走江湖的人来讲,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讲究吧?但有这种说法,心理着实觉得有点惦记,所以久而远之,也就形成习惯了…
临走前,总会与父亲谈谈心,记忆中,总是父亲吩咐我的多,而我很少去吩咐父亲什么,今年,我居然也吩咐了父亲几句,奶奶年纪大了,爷爷又离世不到一年,她的脾气您担待点;不要总跟她犟嘴,老一辈跟小一辈处理事情的方法不一样,奶奶总是用以前的规矩看待问题。父亲叹了口气,记忆中年轻的父亲不再那么年轻,其实每个人都一样,父母在世的时候,甭管多大年纪,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爷爷过世,很多担子都落到父亲身上,母亲从去年到今年身体一直不好,单位又忙,父亲真是头上一把,脚上一把…心疼父亲的同时,才发现,我的角色,从来也没有为他们解过什么忧,反而这么多年以来,都是随心所欲,人来疯,从来没有负担过什么…
恍惚间,手机上下载了个简书,上面提示有一篇文章,《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看完,也触发了我的一切感官,回忆如潮水搬涌来…
以前,从初中来讲,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基本没什么思维,要好的朋友跟我谈一些事情,我大脑里的基本是听进去,分析利害,然后就过了;高中时代,一班子朋友,那时候觉得仗剑天涯的以后,这就是自己的江湖,谁家是什么个情况,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好像我全部知晓,现在想来,人的心有多大?你关注这些,怎么可能全身心的去学习呢?况且对于我这种不能一心二用的人来讲…所以那个时候,发生点什么小矛盾或者什么事情,总是很自以为是的去给别人提建议,想法,以为自己可以“感同身受”;上了大学,收敛很多,但对于围在身边的人,也总是去很强势的给对方植入自己的观点,以为别人经历的爱恨情仇如同自己经历一样,所以,透过别人口中的谈恋爱,自己也觉得去谈过了;别人的生离死别,自己也一样去“生离死别”了;别人的悲欢离合,自己也“悲欢离合”了;就这样,总是以为自己可以理解一切的周遭,对于亲爱的朋友们所经历的那些过往,我都觉得犹如自己经历一般,所以,说话做事透着一股老成,看破红尘的味道,殊不知,人生而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属于你的经历,属于你五官必须去体会的那些,你逃不开,也躲不过…即使你侥幸这次绕开,下次它还是会用同样的姿态摆在你的面前,唯有经历,才能铸就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所以,当体会过爷爷过世的离别,看到奶奶悲痛的生活,母亲病痛的折磨,父亲难言的思念,我自己的无能为力,才更加明白,这个世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所以每次面对那些亲爱的朋友,内心着实有点愧疚,我最好的安慰,下次,应该是给你们一个最大的拥抱…而我能给得也只有肥肥的笑脸,不晓得能否抱住你们的拥抱,还有那些调侃一切的话语,…不过,会努力到,有实质性需要的那天吧?
我们都替代不了彼此,逝去的,活着的替代不了;爱着的,不爱的替代不了;因为没有感同身受,所以尽量别指手画脚,所以,喜欢《牵手》里唱的: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所以,让我们快乐着我们的快乐,悲伤着我们的悲伤,即使怎样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都要扬着笑脸,告诉自己,这都是要经历的,唯有经历,才会成长。所以,想我的时候,给个电话,难过的时候,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笑着告诉你,一切会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