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高价,人们该如何“炫富”呢?

今天是《卧底经济学》的第一课,我始终很赞同经济学其实涉及到了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好好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一定成为有钱人,但应该能聪明的过这一生。因为它会教你看破许多陷阱(至于是躲还是跳,就看自己选择了。至少有了选择权)和一般社会现象背后的逻辑。

01 说到高价的艺术

除了地段作用和竞争排他之外,我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出高价者满足了享受高价者为证明自己是富人的心理。一部分富人们需要证明自己的富有,如何证明呢?和穷人或者一般人穿戴同样的品牌、开着同等价位的汽车、出入同样的场合自然是显示不出自己的不同和高人一等的。

之前看《迷恋》中讲过国外一个知名高端化妆品品牌,在进入阶段性销售额下滑期间,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年轻女孩儿们的低价产品,结果销售额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一路下滑,原因是高年龄段顾客的流失。没错,人们总是需要一些有标志性的物质证明自己的“身份”,品牌方一旦看不懂消费者这一点,则很有可能顾此失彼。而这个例子中的品牌方付出的是更为惨痛的代价,因为年轻消费者可以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培养为自己的顾客,但失去了的高年龄层顾客,将一去不复返。

02 再说差异化服务

飞机的不同仓位的设置,实在是非常聪明。明明是同一个空间,因人为制造出差异化服务,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让我想到菜市场卖菜的摊主,把同一堆西红柿,挑出品相不好的一堆原价卖,剩下颜值高的提价卖。成本是一样的,但不同心理的顾客各取所需,最终老板多挣一份钱。

现在很多电商也会采用类似的方法,设置会员折扣,比如黄金会员享受9.5折,白金会员享受9折,以此类推。通过这种简单的差异化服务,也能获得更多的销售额和顾客忠诚度。

不过说到底,我觉得差异化服务本质上还是迎合了人性中渴望不同于众的心理。

价格还真是一门学问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卧底经济学》的第一课,我始终很赞同经济学其实涉及到了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好好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
    Tomo_Zh阅读 142评论 0 0
  • 街口消失的榕树又回来了曾经黑白单一的日子如彩虹般斑斓雀鸟转身捡回掉下的声带树影染上颜料放飞的风筝没有飞它在等待谁,...
    小畴阅读 151评论 3 4
  • 一切逻辑思维的表征都意图通过形式化的语言重新构造现实的世界。相信真实意味着试图把感官当做衡量存在的标准。然而笔者一...
    鹤鸣川阅读 246评论 0 1
  • 下班回家,又是在睡觉,叫起来哼哼唧唧了一会儿,主动跑过来要我一起玩滑板车,我建议到楼下空旷的地方去玩,欣然同意,带...
    Jerryboy阅读 116评论 0 1
  • 辞职专职写作的消息在朋友圈传的沸沸扬扬,各种“不靠谱”“坚持不下去”“没收入撑不了多久”的负面言论快把我淹没了,就...
    木小溪V阅读 4,995评论 63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