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何以寄天下。


译:荣辱得失会使人惊慌,重视这种强烈的忧患就像关心个人生死。什么是宠辱若惊?一个人想得到宠爱,就是说他已经认同自己处在下位了,担心宠爱得失,就是宠辱若惊。为什么患得患失关系到个人生死?我们有这种忧患,是因为人有性命之忧,如果不用担忧生存问题,还有什么担忧呢?所以能把个人生命置于社会管理之前,才可以管理好社会;为了社会不顾个体生命,生命都没了呢,社会还有什么意义?


解:

惊,惊慌;若,则、就;身,身体、生命。


宠之为下:宠爱,是上对下的宠爱,在乎宠辱得失,是把自己置于外物之下,反而迷失了自己。


贵为身于为天下:即要像重视个体的生命,重视社会本身对于人的功能(社会的作用是人可以更好地生存)。


爱以身为天下,若何以寄天下:这句是本章重点分歧的地方,根据竹简版,校正如此;爱,指倾向于某种行为;对应“及吾无身,有何患”,此句就可以理解为,如果为了治理天下,可以不要自身性命,那这样的人会真的在乎天下人吗,天下能交给这样的人治理吗?;帛书版本,“女(如)可以寄天下”与竹简版本一致,“如”理解为“安”“何”之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