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山,既是“大玄山”,太者,泰也。山左有两峰,峰峰九重。群峰之间的罅隙中有一寺,极狭,名曰:“卧云寺”,主持唤作“渔风和尚”。距“卧云寺”不远,又有一寺,甚宏大,名曰“报福寺”。
“报福寺”寺广僧众,香火旺盛。平日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挥汗成雨,若是节假日,休闲天,人们就需要提前预约了,且有一个专业的称谓,叫做“限流”。尽管如此,鉴于“报福寺”的繁荣昌盛,老百姓仍是心向往之,且付诸行动,不惜代价。有人为了祈福或某些崇高的弘誓大愿提前三年五载预约,且多供香火,奉宝献瑞。
做为回报,“报福寺”每逢初一十五必大设法会,为信众祈福,为万物超度。这样以来,“报福寺”威名远播,引得其它三山五岳的同道都来“参详”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极为重要,且深得人心。那就是无论何时何人,只要来到“报福寺”,自第一只脚踏入山门的那一刻起,就可以得到“报福寺”的一碗“面鱼儿”。所谓“面鱼儿”就是一种面食,面食做成鱼儿的形状,有大有小,俗称“面鱼儿”。
百姓听说此事后,欢欣鼓舞,大家愈发踊跃向“报福寺”进发了。得到一碗“面鱼儿”自然是好的,只是有一个奇特的规定:“面鱼儿至多吃一碗,不许外带,且食不多言。最重要的一条是,不准十五周岁以下的孩童吃面鱼儿!”
只能吃一碗,不许外带,可以理解;吃“面鱼儿”的时候不许说话,虽有点强人所难也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十五周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吃“面鱼儿”就颇让人费解了。不过既然“报福寺”有规定,那就按规定行事吧。自从“报福寺”推出“面鱼儿”以来,寺内外,方圆周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把一向不闻世事的“玄天宫”都隐隐约约的惊动了。至此“报福寺”达到了全盛或者是鼎盛阶段。
凡是吃过“报福寺”“面鱼儿”的,无不交口称赞!满意,满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报福寺”的执事和尚曾当众宣讲道:“报福寺的面鱼儿乃五谷之精而制,制作精良,滋味清美。其用玄池水烹煮,甘爽异常。常食能祛病延年,强身健体。”“报福寺”的执法大长老也说:“报福寺发宏大誓愿,为天下百姓计,清心素口,规矩僧众,不造恶业,以免堕沉沦之苦。”人群一片欢呼。
由于“面鱼儿”营养美味,给百姓带来了实惠的福报。于是大众由敬而爱,都亲切的管“报福寺”的老主持叫做“面鱼儿大师”了。“面鱼儿大师”与众百姓为乐,丝毫也不介意。“面鱼儿大师”在一次大法会上讲经时说到:“和尚念经,闭门自修,接地气者少,实属弊端。且有僧人穿门过户,兜售法牒器玩,招摇撞骗,败坏山门清誉,实在可恶!至于做法事,渡亡者,虽份内事,其小者,莫若起法会,面山川,颂经渡苦海以谢佛祖也。大罗金身,非惟他塑,亦自塑耳!”大和尚言辞恳切,激昂慷慨,如撞金钟,振聋发聩。百姓,众僧,一时肃然。
岁交壬癸,时至三秋,九九重阳之数。“报福寺”起一大法会,名曰:“茱菊节”。会甚是隆重,其会人头攒动,大德高僧尽会于此。一时香雾飘渺,经乐空灵。至午时而饭。按照成例,会众都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的“面鱼儿”。大家都颔首微笑,有一种天然的满足洋溢在“开满鲜花”的脸上。可突然之间,人丛之中出现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小孩子的出现恰似一道闪电,又如一声炸雷!(通感)“面鱼儿大师”手中的那碗“面鱼儿”登时翻落于地。碗口朝下,正好罩住了“面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