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反溺爱》
作者:[美]罗恩·利伯
出版时间:2019-03
阅读日期:21/04/2021
阅读来源:微信读书
第六章 如何和孩子谈捐献
🧐我见
1、如果家长会捐献,孩子也会跟着捐献。最重要的是,即使只是家长和孩子讨论有关捐献的事,也会对培养孩子的捐献意识很有帮助。
2、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做慈善帮助别人是一件好事:
第一种告诉孩子那是一种责任。让孩子更深刻区分“想要”和“需要”的区别。
第二种告诉孩子从捐款金额的大小,我们可以预测出人们有多快乐。事实上,收入的多寡也一样能反映出人们快乐的程度。
第三种告诉孩子当人们知道可以互相依赖时,整个群体才会变得更强大。
3、家长忽视流浪汉,就是在教孩子忽视正在受苦的人。
4、在储蓄罐里放零用钱时,也在捐献罐里存钱。捐献罐的存在,可以提醒孩子去思考,他们想要支持什么让社会变得更好的理想。
5、让捐献变得更有意义的技巧:第一,偶尔以孩子的名字捐献。第二,让孩子亲自去捐钱。
6、在孩子十几岁时,我们要让孩子开始懂得思考,思考在他们的小世界之外的其他人的生活。
7、让孩子学习捐赠的最好方法,就是当大人在讨论如何进行捐献时,也让孩子参与决策。
8、“如果你想要感到富足,只要数一数你已经拥有的用金钱买不到的礼物。”
🤔我思
记得看前面章节时提到个案例是有个家长教孩子认清“需要”与“想要”零用钱是给她的孩子备三个存钱罐,一个是用来放买“需要”方面的钱,一个是用来放捐献的钱,一个用来放买“想要”的钱。当时觉得挺不错的,很直观。所以也和自己的孩子分享这样的存钱动作。当时孩子就对捐献这块很不懂。他说我自己都没什么钱了还要给钱别人吗?我只是告诉孩子,这笔钱可以用来花在你想要感恩的人身上。
今天看了这章中三种和孩子解释捐献的说法,感触很大。是的,不要说孩子,就连我们家长都没有捐献的意识。平常自己看到乞丐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一些负面的报道,挺害怕的,更别说给钱他们。只是有时看到一些年老的才会给点钱。
我们都知道施比受更有福。但我们很少从行动上来影响孩子。其实和孩子谈捐献也是在培养我们孩子正面的价值观。现在的社会复杂,可能我们的捐献行动执行或影响没那能长期或者说立标见影,但我觉得可以带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通过贡献我们的劳动,帮助需要的人,这也是一种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