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授儿童时间管理主题课程期间,常常有果妈阅读社群的会员问我是怎么做时间管理的。
她们看到我每天很忙,要阅读、学习、备课、讲书、写书、写文章、社群答疑,还要带团队、做培训、做策划,同时还要健身、学英语、社交、生活、陪孩子。觉得果妈好像永远精力无限,永远有用不完的时间。
在这个月给大家讲课的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地梳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并不断地精进自己。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时间管理秘诀。
我们常用时间管理这个词,其实它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24个小时,谁也不能多一分,也不少一秒。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
世面上有各种各样维度的时间管理课程,有的侧重讲授方法,有的侧重角色维度,还有的专门用工具来做管理,可以说各家都有各自的优势。我很欣赏TED的精彩视频Laura带来的观点: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选择。
Laura在研究了很多成功人士如何使用时间之后,并且逐个审视了他们的日程表,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
并不是通过节省时间来创造想要的生活,而是先创造想要的生活,然后时间就自动节约了。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选择,时间表上体现的“我做的每一件事情,花的每一分钟,都是我的选择。
从这个视频中,我们能看到,其实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方法,选择的事情一定会有所不同。
我们不要和周围的人比较,学习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目标管理和精力管理,让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有张有弛,逐步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良性循环。
比如说,我想创造的生活是这样的:
拥有健康的身体,因为这是一切的基础。
拥有自己的事业,做个小太阳,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带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不断地为更多人创造价值感和归属感。
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尊重接纳的环境里成长,成长为他想活出的样子。
这就是我的大目标,那为了实现这个我想创造的生活,我需要借助时间管理工具来管理自我。既然我是职场妈妈,要创业,所以在某些时间段我会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来工作,其实每个选择背后都意味着放弃,只要当下,你认定了这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无需后悔自己的选择。
所以,完全没必要工作的时候想孩子,陪伴孩子的时候又想着工作,保持临在的状态,让自己尽情地投入自己的选择。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虽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工具就是工具。我们要做工具的主人,而不是成为工具的奴隶。
二、记录时间日志
现代人有一个很大困惑,感觉自己每天都特别忙,忙的不可开交。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自己的一天,又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管理领域有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介绍了柳比歇夫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就是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他把一个习惯坚持了56年,成就了他奇特的一生。
通过记录时间日志,可以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一天有多少可用的时间,在每一个可用的时间段里我们又能做哪些事情。记录是一面镜子,在复盘的过程中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每件事情上我们消耗了多少时间?有哪些事情是不重要不紧急,但又占据了我们太多时间的。
这就是记录时间带来的好处,帮助我们清晰地展示个人利用时间的现状,找到流逝的时间,复盘之后很好地改进。
IOS用户app工具推荐:时志,可以一键统计分析,直观地看到自己时间利用的现状。
三、制定计划
1、提前规划,在起点就得问自己的6件事。
在YouTube上,有一堂名为《最后一课》的经典演讲,累计播放已超两千万。
Pausch教授把这堂课的主题定为“时间管理”。但在思考“什么事值得你花1小时”、“什么事每天至少浪费你2小时”这些具体问题前,他带领学生们思考了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我们管理时间,到底是为了什么?换言之,如果时间是货币,我们该怎么决定花在哪些地方,又从哪些地方节省?
他提出一个基本原则,关于管理时间前,6件你该问自己的事。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目标是什么?
我为什么能达到目标?
如果我不做会怎么样?
做对的事还是把事做对?
我人生中100件该做的事……
这个视频带给我深深的震撼。我们在做事情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现在做的事情离你想创造的生活还有多远?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
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所以在时间管理之前其实就是目标管理。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出,“重要事”和“紧急事”的差别是人们浪费时间的最大理由之一。因为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情,但这么做就会导致一些重要的事被荒废掉。
要保护自己的时间,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有计划的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健身,一周2-3次,我会提前固定好节奏,这样就保证重要不紧急的事项可以长期坚持进行。再比如陪伴孩子的特殊时光,虽然我不能保证每天有充足大量的时间陪伴,但是每天30分钟的特殊时光却是可行的,我会全身心投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和果果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践行的过程中,有的朋友反馈说,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事情是不重要的。在她看来,所有的事情都重要。那我们就要回到刚才那6个问题上,好好地问问自己的内心,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你想创造的生活吗?
然后我们给事情来排序,重要紧急的事情立刻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有计划地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委托他人去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尽量别做。按照时间管理4象限来管理时间,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游刃有余。
管理时间的2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列待办事项清单to do list和完成事项清单。待办事项清单用来提醒你做事情,完成事项清单用来审视你的时间安排。
我们先来看待办事项清单,每天早上5点起床,我就会用手账做当天的to do list。同时,在待办事项清单里,每天要安排最重要的三件事,把事情进行优先级排序,让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在团队里,我也要求每个小伙伴,每天都要填报日志。日志分为今日完成工作,未完成工作和需协调工作。今日完成工作是帮助我们复盘记录一天的时间安排,未完成工作帮助我们梳理第二天的待办事项清单。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to do list,它的合理规划会让我们每一天井井有条。而每日的复盘整理也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未来的时间管理更加合理有效。
app工具推荐:日历,滴答清单。
现在手机自带的日历功能越来越强大,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
滴答清单有一个超级赞的设计,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选择待办事项的优先级。而且滴答清单还带有番茄钟的功能,帮助我们更加专注高效的工作。
四、提高专注,提升效率
1、做好精力管理
在《精力管理》一书中,吉姆.洛尔把精力管理分成四个层次:身体、情感、思想、精神。它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很类似,越底层的越基础,而且底层的精力会影响上层的基础。
比如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往往也伴随着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又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而混乱的思想又容易导致精神意志力的下降。
所以,要想高效地工作,完成待办事项,我们就要优先做好身体管理,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从每天1分钟跳绳,或者5分钟冥想开始,用微小的改变逐渐帮助自己做好精力管理。
2、利用番茄工作法提高专注
番茄工作法是先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情,等到番茄时间结束,短暂休息5分钟。可以站起来,喝点儿水、稍事运动一下。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如果在番茄工作时间段内,尽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如果脑海中想到一些事情,可以马上记录下来,先不处理。期间有电话、微信等打扰,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可以暂时不要处理。
我常在工作中使用这个方法,有的朋友问我25分钟如果我正在写东西,完全不想停下来,否则思维会被打断。那么你可以不要被25分钟所局限,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切换思维模式。
《学习之道》告诉我们大脑有两种工作模式,专注思维模式和发散思维模式。
专注思维意味着我们高度专注一个特定问题或者概念,发散思维让你无法专注解决某个特定问题,但它可以让你离解决方法更近一步。
如果想提高专注,提升效率,离不开两种基础思维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发散模式不仅能让你以新角度看待学习内容,也会帮你把新观点整合到已知的相关信息上。同时,换视角看问题的做法也能让我们明白,为何做重大决定时先“放一放”往往会是个好主意。
比如说,我每天安排事情的时候,不会让一天10个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有的时候看一些轻松的书籍、电影、视频,有的时候会去健身、做瑜伽,还有的时候要社交,与朋友聊天。在不同的场景切换,会让你的思维模式有一个很好的调整,反而工作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app工具推荐:滴答番茄钟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及拖延症。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明确截止时间,看不见每个任务节点,而且做起来又很困难,我们常常会选择逃避,拖延。
如果有时间期限,但是很遥远,我们总是能拖一天是一天,直到最后的日期来临,不得不匆忙赶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推荐Ted上一个特别幽默的视频:深度拖延症患者的自白。
Tim Urban应该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拖延症患者——他在TED演讲舞台上,向全世界600多万人宣告了自己有多磨蹭,看到他写论文的安排在捧腹大笑之余又引人深思。
他把“拖延症”这个词,形象地画成了漫画。Tim认为,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住着一个理智小人,它的旁边有一只顽皮猴子,当理智小人决定“我应该做什么事”时,顽皮猴子就会跳出来说“我想要做什么事”。这时,不少人就会选择听顽皮猴子的,因为猴子想要的只是快乐和简单。
“恐怖怪兽”代表的是“Deadline”。Tim发现,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事情,大家一般咬咬牙都能坚持下来。就像“恐怖怪兽”把“顽皮猴子”吓退了一样,理智重新占据上风。但诸如读一本书、学习一门乐器等没有明确截止日期的目标,人们一般很难坚持。这时,“恐怖怪兽”就在休眠,顽皮猴子会一直干扰决策。
Tim最后给自己找了个方法,画一张“生命日历”。上面有4680个空格子,每个格子代表一星期,一共构成一个人90岁的一生,促进他每天都思考:我还剩多少个格子?
或许我们今天就该行动起来,将任务分解,制定时间节点,同时好好地画一张生命日历。我们究竟还剩下多少时间允许自己去消耗呢?即刻行动起来,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天,让自己创造出想要的生活。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因为你永远给不了别人你自己没有的东西。看似儿童时间管理的对象是儿童,实际上它与我们成人的时间管理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