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船考
小焦看的是渡江英雄马毛姐的事迹材料。当时马毛姐只是个14岁的小姑娘,支前参战的热情非常高,决心要用自家的船送解放军过江打老蒋。部队看她年龄太小,又是个女孩子,不让她上船,就在船离岸的刹那间,只见她手撑那根划船的竹竿,飞身跃起,稳稳地落在船上。这时船离岸已远,人也下不去了,只好同意她参战。她那个离奇的上船动作,当时看得大家眼花缭乱,据说后来拍的电影《渡江侦察记》,其中女主角手撑竹竿飞身上船的镜头,就是以马毛姐为原型拍出来的。马毛姐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英勇顽强,战后的第三年,她作为英模代表被邀请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M・Z・X的亲切接见。就在这次接见中,M・Z・X为她起了个正式名字马毛姐,并告诉她,其中的毛,就是他的姓。
有了这一层关照,马毛姐不想出名也得出名。以至于在渡江战役40周年之际,巢湖邮政局专门为她发了个首日封,上面盖了个长方形邮戳,上书“马毛姐渡江第一船”。小焦是在阅览马毛姐资料时发现了这个首日封,它夹在那一迭厚厚的资料里面。
小焦感到奇怪,所有的文字资料中都没有提到渡江第一船,怎么会冒出个“马毛姐渡江第一船”的信封呢?,难道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了追根求源,小焦打开电脑,在互联网查找。这一查不要紧,一下冒出七八个渡江第一船。其中江苏有王小弟等3条船,安徽除了张孝华、马毛姐的船外,还有王东诚、王德金两条船,都言之凿凿地号称“渡江第一船”。最先见诸报端的,是作家吴强(《红日》的作者)1959年4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报告文学《渡江第一船——纪念渡江战役十周年》。文中披露的主要信息:9号船,船主王东诚;船上指战员是三野某军九连连长刘刚及一个加强班;出发地是无为姚沟至北埂段。南岸的豋陆点及出发和豋陆的具体时间,文中都没有交待。
唐诗听了小焦的介绍后,又在电脑上把这些文章细细地看了一遍,陷入沉思之中……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船都是真实存在的,应该都是各个江段最先抵达南岸的船,说他们都是渡江英雄船,是毫不为过的。但如果说都是渡江第一船,显然不可能,因为第一只能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
那么,究竟谁是真正的第一船呢?唐诗采用排除法,得出了一个接近事实真相的结论。
首先,由于渡江战役实施的是“中心突破”的战略,东、两集团比中集团晚一天渡江,因此,处于东集团江段的江苏那3条船,就被排除在第一船之外。
剩下的4条船,都在中集团的江段。令唐诗疑惑不解的是,除张孝华的那条船外,其余3条船都没有准确的起渡和豋陆时间,都绕开了这个关键因素,甚至连日期也没提。那么,这些船凭什么来认定为“渡江第一船”呢?这个问题唐诗回答不了,只能猜测为当时的参战部队各自认定的。猜测不能作为依据,还是要根据现有材料逐个排除。
先看人民日报上刊载的王东诚那条船,资料上有一条重要线索,就是起渡点在姚沟至北埂段,前面已说过,部署在这个江段的部队是第二十四军。再看马毛姐的船,资料中没提起渡地,但有南岸的豋陆点铜陵县金家渡,而金家渡正是二十四军的豋陆点。
看到这里,唐诗不禁哑然失笑,一个有始无终,一个有终无始,合起来原来是一家,都是二十四军的船。既然如此,马毛姐和王东诚的船都可以排除在“渡江第一船”之外了,因为在前面的对比中,张孝华的船比二十四军最早的豋陆船要早两个多小时。
最后还有王徳金的那条船。资料显示,王徳金是无为县陡沟镇西河村人,渡江战役时年43岁,带一条2吨位的小船参战;战后被皖北巢湖分区支前司令部评为特等功臣,授“渡江先锋”奖旗一面。其事迹表述:“王德金摇船到江心,进入敌照明弹光圈,敌机枪连续向渡江船扫射,王德金身负重伤,仍坚持把船上的16个战士送上对岸。”
分析这些资料,唐诗得出的结论是:王徳金事迹感人,劳苦功高,但绝对不是第一船。这里的关键词,就是“身负重伤”。王徳金的闪光点,在于重伤不下火线,坚持完成任务,这对于一个老百姓是难能可贵的。唐诗认为他不是第一船,主要理由也是他身负重伤。2吨位的小船在江中航行,其动力就是靠摇橹,王徳金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就是拼命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能把船摇到对岸就很不错了,速度是没法说的。要知道,在那种千船竞发,所有的船工都想争当“渡江第一船”的境地,大家都把吃奶的力气拿出来划船摇橹,稍一放松就会拉下一大截,何况这种重伤之下的力不从心。
当然,这个结论只是唐诗的一种合乎逻辑的推理,既没有确定的豋陆时间佐证,也没有像马毛姐和王东诚那样有起渡和豋陆点作为参照物来间接推定,因此还不算是实棰。尽管如此,也算是无限接近事实真相了。
至此,唐诗根据无为县提供的资料,结合巢县报的那篇长篇报道,对“渡江第一船”所作的考证,基本上告一段落。
但考证工作绝不能到此为止,唐诗是一个较真的人,得不到一个准确无误的结论,是不会罢休的。为达此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考证范围,开辟新的考证领域。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考证资料都来自江北,从“渡江第一船”的角度看,仅仅涉及到渡江发起地,而南岸豋陆地的资料几乎没有。这个缺失必须要弥补,那么,下一步的考证工作的方向也就出来了——去江南。
中集团在江南的豋陆点,涉及到两个县,即繁昌县和铜陵县,其中繁昌是重点。因为繁昌是谭震林担任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时所创建的一块根据地,群众基础好,而此时的谭震林正是渡江部队中集团的总指挥,重点突破繁昌,是总前委这一人事安排的题中应有之义。
唐诗去江南考察,重点也是繁昌,因为张孝华的船就是在繁昌县荻港板子矶豋陆的。去繁昌首先要找党史办,繁昌县党史办唐诗过去没打过交道,去之前要在电话上通报一声,好让对方有所准备。
电话接通后,唐诗先自报家门,然后请他们主任接电话。只听那位接电话的女同志脆脆地叫一声:“蒋主任,你电话。”“谁呀?”“巢湖市党史办的。”
少顷,电话中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家乡来电话啦,我就是巢湖三份蒋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