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上学路

一、山道上的晨星

天还未亮透,东方的山梁刚泛起鱼肚白,我便被窗外的犬吠惊醒。摸着黑套上母亲缝的粗布棉袄,灶间传来玉米饼的焦香——那是父亲在铁锅边沿烙的干粮,要装在布袋里当午间的口粮。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晨雾中的山影层层叠叠,像浸了墨的宣纸在风中舒展。

我的书包是用化肥袋改的,蓝白条纹在晨光中泛着灰白。穿过村口的打谷场,总能遇见同样挎着布袋的同窗。从元山村到海流素太的十二里山路,是命运给我们布置的第一道几何题——清晨踩着星辰出发时,是酣畅淋漓的大下坡;傍晚背着夕阳归来时,却是步步吃力的上坡路。我们像迁徙的雁群,沿着沟壑边缘的小道向南飞去,三个山梁在雾霭中起伏,如同大地隆起的脊椎。

二、四季轮回的修行

春天的山路最是恼人。融雪后的泥浆裹着碎石,每走一步都要把脚从泥淖里拔出来。裤脚沾满黄泥,沉甸甸地坠着,走到学校时,裤管早已冻成硬壳。但山桃花的甜香会忽然从某个崖畔飘来,粉白的花瓣落在书包上,像命运撒下的碎糖。放学的上坡路上,我们常把书包拴在腰间,手脚并用地攀着裸露的树根。沟底的溪水裹挟着冰凌奔涌,水声混着喘息,在暮色里织成一张密实的网。

夏日的晨露最懂少年心事。骑自行车冲下三道梁时,车铃在寂静的山谷叮当作响,惊起成群的麻雀。车胎碾过碎石路的咔嗒声,和着布谷鸟的啼鸣,谱成独特的山间晨曲。可傍晚的上坡路就成了苦刑,自行车成了沉重的负累。我们推着车在沟沿走"之"字,车把上挂的铝饭盒叮咚碰撞,像为我们的喘息打着节拍。记得那次载着邻村女孩摔下陡坡,我的门牙生生穿透下颚,血水混着沙土在口中凝结成块。可第二天照旧推车出门,母亲用艾草灰敷着伤口说:"读书人的血,浸到土里也能长出字来。"

三、沟壑边的光阴

秋天的山道铺满金黄。野酸枣熟透了,我们边走边摘,裤兜里总揣着几颗酸得皱眉的零嘴。放学时的上坡路最考验耐力,三个山梁像三座逐渐升高的门槛。我们发明了"接力读书法"——每人背诵一段课文,背错的人要帮其他人背书包。李二虎总在《木兰辞》的"朔气传金柝"处卡壳,他的帆布书包便轮流挂在我们肩上。暮色漫过第三道山梁时,总能看到元山村的炊烟,细细的一缕拴在月牙尖上,把我们的饥肠勒得更紧了。

腊月的寒风是淬火的铁。布鞋踩在积雪上咯吱作响,脚趾早已冻得失去知觉。放学的上坡路成了冰霜迷宫,沟沿的枯草挂着冰凌,像无数指向深渊的箭头。我们排成纵队贴着山壁挪步,前边的人用木棍凿出落脚点。有次大雪封山,我们在教室困到天黑,班主任王老师把办公桌拆了当柴烧。跳跃的火光里,他教我们背《沁园春·雪》,说文字能暖人心。那夜我们互相搀扶着往回走,十二里上坡路竟走出某种悲壮——每个人的睫毛都结着冰花,却还在争论"山舞银蛇"到底像不像西梁的雪脊。

四、生命的等高线

大黄总在第三道山梁的界碑旁等我。这条老狗通体金黄,眼角的绒毛泛着灰白。它最懂上坡路的艰辛,每当我停在沟边的歪脖松旁喘气,它就用湿凉的鼻尖拱我的水壶。暴雨天里,它走在外侧用身子挡住沟壑,皮毛上的雨水在我裤脚溅出断续的虚线。初中毕业那天,它跟着送我到东山垭口,再不肯往前。我走出老远回头望,它还蹲在夕阳里,身影渐渐融进苍茫暮色,像山梁上最后一道等高线。

五、四十年后的等高线

2024年8月,柏油路已经修到元山村口。我和两个妹妹站在当年界碑处,GPS显示此地海拔比记忆矮了十二米——或许是岁月侵蚀了山梁,或许是我们长高了天地。寻找当年的沟沿小路时,无人机在树丛间发现几段残存的路基,碎石缝里竟钻出几株山丹丹。

"原来这三个梁子坡度超过45度呢。"小妹的智能手表闪烁着数据。我们却盯着她高跟鞋上的泥渍发笑,四十年前这里的一场雨,能让我们穿着千层底打三天滑。在第二道山梁背风处,我们找到半截生锈的车链,油污早被风雨淘洗成铜绿。大妹突然哼起当年的上坡号子,三个年过半百的声音撞在山壁上,惊飞了岩缝里栖居的蓝尾鸲。

六、山道尽头的光

暮色降临时,我们站在大东山顶。当年的煤油灯早已换成光伏板,新校舍的白墙在暮霭中格外醒目。山脚下高速路的车灯汇成流动的星河,与我们那个年代的手电筒光遥相呼应。

"其实每条路都是通的。"小妹忽然说。她指间夹着电子笔,屏幕上跳动着跨国公司的报表。我想起王老师临终前的话:"教育不是让人逃离大山,而是让大山里长出新的年轮。"夜风裹着四十年前的读书声掠过耳际,那些在冰雪中颤抖的坚持,在饥饿中燃烧的渴望,终究化作了漫山遍野的星光。

下山时,我们特意绕道西梁。月光下的沟壑已成生态保护区,当年的之字路隐在格桑花海里。三个手机电筒的光斑在花丛中游移,恍惚间又见当年火把明灭的队伍。十二里上坡路在计步器上显示为9865步,而那些嵌在等高线里的青春,又何尝能用数字丈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86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716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223评论 0 35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47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89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39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516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41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920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52评论 3 3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79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68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52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7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86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87评论 3 37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62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段记忆,一段时光,总是那么刻骨铭心。上学路上,旧时校园,总是心里最那块最深最深的地方。 这次国庆期间,抽空回了趟...
    铭帅之念阅读 532评论 8 8
  • 山野寻路,无论是电子地图还是纸质地图,都离不开等高线图。 识别等高线图是一种简单易懂的登山知识,掌握后可以辨识地形...
    六只脚阅读 2,049评论 0 0
  • 爬山最大的乐趣就是有上坡路和下坡路,没有永远的上坡路,也没有永远的下坡路,而且爬山并非只有一条路,人生也如...
    武姿阅读 873评论 1 1
  • 由于备选计划安逹太良山周六风速高达二十多米每秒,而且登山道上还有一定积雪,本着尽量不自虐的原则,恰好“老阿姨”也对...
    老污的日本探险之旅阅读 130评论 0 0
  • 日期·:2019年2月20日 拆解文章:《一个人开始走上坡路的3种迹象》 作者:砚无声 发表平台:十点读书 阅读量...
    北花阅读 4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