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人到中年,所谓哀乐中年也没有什么乐可言。年轻时,我们可以在家庭的保护伞下,不容易受伤;而如今,我自己就是那把保护伞,八方风雨躲也躲不掉。因此,各种忧伤从此而来。
但是,何以解忧?
曹操说:“唯有杜康。”
唯有一醉解千愁,一醉可以忘忧。像曹操那样拿得起放得下的一代枭雄,一手握酒杯,仍要感叹“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杜康发明的这种液体也不是特效药。范仲淹来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反而是柔情,解不得忧。
问题是酒醒了怎么办,赫思曼的少年一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泥里,除了衣服湿了之外,世界,还是原来那个世界,忧愁更胜。
况且,我不胜酒力。打小家里就告诫不许喝酒,所以不论是毕业会上,同学聚餐,或者单位聚餐,我都是喝饮料,白开水,喝得最多的是茶。偶尔喝一下啤酒,且酒量浅,一喝面红耳赤。去德国旅游,为了不辜负狄俄尼索丝,同时也为了证明德国啤酒好喝,我灌了自己一大杯啤酒。当然这种喝法显得有点傻,容易醉。德国啤酒需大口喝,才能感觉到啤酒特有的清香。我没感觉到有什么香味,只是感觉头晕脑胀,幸亏是晩上喝的,要不没法欣赏德国风景。
可不论是杜康还是狄俄尼索丝,果真能解忧吗?还是李白说得好:“举杯消愁愁更愁。”他是最有名最资深的酒徒。在北京的冬夜,虽有暖气,但楼高风寒之夜,每读书到深夜,真想来一杯酒,袪寒暖身,不为解忧。忧愁都在心部,不在胃里,如果有忧,对我而言,酒无以解忧。
但什么才能解忧呢?
对我来说,读诗,不失为一种解忧方法。不是默读,是诵读,读出声来,纵情朗读。读古典诗词,是我常做的事情。如果忧飘然而至,五言绝句不足以抗拒,以七言抗之,七言较多回荡开阖,作用力大。然而最尽兴的,是吟诵起伏跌宕的古风,音韵悠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抑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时要神气十足,不得吞吞吐吐。每读到慷慨激昂的高潮时,真有一股豪情贯通古今,让人热血沸腾,真是太过瘾了。读着读着,心情就饱满了,气力就充沛了,忧愁自然解除了。最喜一个人诵读,最为忘我,最为淋漓尽致。
独吟时浑然忘我,一气呵成,那种高吟的声调是我最私己的解忧方式。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最能解忧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一种语言,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而翻译,也是一种良策。当然,我指的翻译不是去译书,而是译句子。查字典,推敲,译得有趣,开怀一笑。如果能译一本原作,等于分享了一个博大的生命。感觉自己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终于得以译成,成为经典,更是一大欣悦。
再者来一场旅行,如果确定了旅行的日期,会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会逐渐兴奋,那些忧愁烦恼通通远离了。旅行中欣赏美景,感受不一样的风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合影留念。刚回后,抚弄带回来的纪念品和各种当时一时冲动买下的衣服鞋子等,就像是抚弄战利品,翻看着手机里照片,血液里满是旅途的动感。然后能让你回味好几天呢。谁钱包遭窃啦,火车竟然误点两小时……旅行前中后都是快乐的,旅行解忧还是挺好的一种方法。
旅行,最长的旅途也会把行人带回家,鞋底沾有远方的尘土。无论走多远,七拐八拐,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门口,继续自己的生活。
忧可以解,看你用哪种方法。毕竟,身体健康,生活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齐帆齐微课第6期写作营第七篇计(134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