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笔者基于网上热搜事件,关于CETC成都事业部员工怒怼领导加班事宜,写了一篇文章“CETC成都事业部某群员工怒怂领导强制加班的爆发言论的共鸣与思考”,没过2天,剧情来了巨大的反转,居然所有的一切是他捏造的,那些微信聊天记录等等,都是凭空修改的。
事件主角陈某龙被抓了!4月7日晚,四川德阳警方发布称,针对网传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不实信息一事,依法进行立案调查。陈某龙故意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已被行政拘留。此前,他虚拟中国电科员工姓名、头像,捏造制作了多张“怒怼领导、发泄情绪”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并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以上信息是来自人民网-观点频道,应该是比较权威的了,而且可信度诚然比陈某龙发布的要高的多,应该不需要证明“我爸是我爸了”,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就捏造中国电科呢,有仇么,有些网站说是当事人原来应聘过中国电科,可惜没录取,所以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而这次的报复,显然是刻意的,蓄谋已久的,不过听起来还是有点难以置信,最起码比陈某龙捏造的那么多聊天记录不可信多一点,那么,又是什么原因找上了该公司呢,又有那么多微信人员,都是有名有姓,都是捏造的么,如果真是如此,那陈某龙真的是被某企业耽误的网文作家了。
首先,笔者对于之前由于热搜的虚假而写就的文章感到抱歉,当然,文章中也就是就事论事的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和领悟,当然,如果是就事论事的事本身都是假的,那么势必会影响文章所写的相关内容,大家就权当是看一个小说,看一部电影后的读后感吧,毕竟小说,电影等等,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又夸张与生活,从而能更多的激发思考和盖上。
其次,这次事件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可供吸取的教训很多,正如人民网热评:陈某龙造谣被刑拘,但加班痛点需直视。加班痛点确实是现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且,不仅仅是加班,由于对于员工,对于几乎所有找工作的人员,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等等,企业/公司就是卖方市场,很多事情都是企业说的算的,作为员工,除了努力做好工作以外,还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同时还时不时的会被PUA,毕竟现在工作不好找,好工作更加难找,而企业由于越来越卷,各种行为处事都与原来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产生了一些与员工关系的问题,这个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三,是否可以借这次事件来看看整个来龙去脉,从中寻找到谣言的传播途径,在哪里可以进行管控,在哪里可以进行检查,审核等等,而且,就这次事件如果真的都是谣言的话,说实话,中国电科还真的挺冤的,平白被大家了消费了下,而且,真的还有可能挖出一些加班等等的问题,可谓是躺枪了,奈何为什么会是这个公司,仿佛冥冥之中注定那样,这难道就是大家所说的缘分么?
第四,自媒体现在真的也是创新难了,像这样的热搜话题,尤其是大家都关心的,有切身体会的,自然想要借助其流量,借助大家的兴趣点,去消费一波,至于信息来源的真假,有的时候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时间,流量,以及通过这样的事件,自己又能获得什么。所以,自媒体方面也需要去审视下,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大V,那些知名平台,受众面广大的平台,对于自己的所言所行,还是需要负有一定的责任的。
第五,不知道陈某龙会接受到怎样的处罚,也无法揣测他当时造谣时候的想法,目的,意义,但,想来应该是不会轻的,毕竟这次事件还是影响挺大的,但就加班问题,还有其他的一些企业与员工方面的关系问题,正如笔者上篇文章所写,既然存在了,既然违法了,就应该违法必究的去查,检,办,如果一旦处于失控状态,那就不是谣言了,不是一个陈某龙的怒怼咯。
企业与员工,应该就是平等的雇佣关系,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依据劳动法来执行相应的工作,不要因为没有人查,不要因为违法成本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践踏法律,正如电影中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那么你所做的一切,总是会在将来的某时某刻,以某种方式进行归还的,善待员工,正如善待你的客户那样,这样才能让企业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