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字面意思是“人物设定”,最早是形容小说、漫画等二次元作品中对角色外形、性格等的设定。网络上对公众人物的在媒体面前展示的形象也被称为人设,人设崩塌是指颠覆人们心目中形象的事情。
近年来各种明星“人设崩塌”的事情不断发生,比如翟天临、吴秀波、范冰冰等等明星,大家见怪不怪,吃瓜群众也权当饭后谈资。
对于人设崩塌这件事,大家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反正自己不是公众人物,也不会有崩塌的现象,即便有,也不会很严重。
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也会被毫无征兆的人设,而且一旦人设崩塌,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严重?
无法辨认是非,人设可能毁了孩子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你越担心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给孩子做人设,一不小心就会人设崩塌,这种崩塌造成的恶劣影响会远远超过孩子能接受的范围。
纽约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考察“贴标签”对孩子的社交模式有什么影响。实验把139个四五岁孩子分为两组,第一组被称为“认同组”,老师给他们做人设,他们是“爱帮助别人的人”,比如当别人需要把东西捡起来的时候,可以帮忙捡东西;而第二被称为“行动组”,只是鼓励孩子主动帮助别人做一件事,比如捡东西。
实验第一步,当有人把铅笔掉到地上的时候,两组孩子都愿意帮助别人捡东西,没有太大差别。
第二步,研究人员先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比如让孩子帮忙拿盒子,结果盒子漏了,里面东西撒了一地,或者把一个一碰就坏的玩具收好,结果散架了。
当孩子经历过挫折后,研究人员提出,谁愿意帮忙把玩具收起来的时候,行动组的孩子更愿意提供帮助,而认同组的孩子则不再那么积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提出过一个期望理论,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有非常强烈的期望时,所期望的事情就会发生。人设崩塌这件事本身也是如此。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故事让天下人都知道孔融是个尊老爱幼的人,这就成了他的人设。但后来发表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大意是父母和孩子没有什么亲情,孩子只是情欲的产物,母亲也只是孩子曾经居住过的一个瓦罐罢了。后来因为对曹魏政权心怀不满,屡屡出言讽刺触怒曹操,最终被曹操以不孝、谋逆的罪名诛杀,并牵连九族。
孔融也成了被人设绑架,最终人设崩塌的典型人物。
如果孩子要做人设,父母该怎么办
一般孩子无法判别是非对错,最好的人设就是不做人设。不做人设,孩子能够健康发展,有更多的发展和想象空间。而且错误的人设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崩塌,甚至对很多事情都畏难不前。
即便不建议给孩子做人设,但有时候孩子会主动或被动选择人设,这时候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些事情,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人设,不被其反伤。
建立成长性思维的人设,而非固定思维的人设。
以前我们讲过,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把人的思维模式分两种,固定思维模式和成长思维模式。固定思维模式认为,智商是天生的,无法改变,而成长思维模式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
所以鼓励让孩子建立一个成长性的人设,而非固定式人设。比如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个为了目标不断努力的人,或者终身学习者,而不是让他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人,或者学有所成的人。
孩子确定好人设之后,跟孩子一起努力保护这个人设。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跟儿子在天台上说的一段话一直被视为经典桥段。无论什么梦想,什么样的人设,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要去捍卫它。
不要让人设绑架孩子。
即便建立起的是健康人设,成长性人设,父母也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个人设是可以改变的,是需要随着年龄增长,环境变化做出调整的,而不要让人设绑架孩子。很多人思想陷入困局,钻牛角尖就是因为陷入人设无法转变,逼着自己不断给自己加压,最后崩盘的。即便自己建立的人设是不断努力的人,但这也不意味着自己就必须时刻努力,不能休息。
当然孩子自己也可能会选择自己的反抗方式来调整人设。比如当父母不断夸奖孩子“你是最乖的孩子”时,很可能他会做出让人很诧异的事情,比如随手摔门,见了客人不打招呼等行为,来减少“乖孩子”这个人设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建立人设,因为孩子无法分辨是非,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设其实是不适合的,但这种人设已经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往往会造成对孩子的绑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但如果不得不给孩子建造人设,父母也必须给予孩子充分的帮助,确保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