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头家里最近办了一件大事——杀猪。
开了春,老刘头在集市上抓了两只小猪崽,为了能过年的时候杀了,给两个大孙子吃肉。春夏时节,山里依次成熟的瓜果梨桃,地里中的各种蔬菜,刘老太都会给她心爱的猪尝鲜。甚至天热的时候,会摘西瓜给猪喂,人和猪共同解暑。最差的维生素来源,都是老刘头割的带露水的猪草,一天三顿,顿顿不落,主食就是玉米。
这样的好生活一直持续到秋后。两只小猪就这样吃成了两口大猪,毛色油亮。到了冬季,陕北的气温迅速下降,没有那么多丰富的水果蔬菜了,刘老太就会给它们喂些白菜叶子,土豆一类的作为生活调剂品,主食依然是粮食。为了给猪们多吃一些,刘老太每天都会去地里捡玉米豆,扛着零下十几度的气温,目标就是捡够当天猪吃的。
老两口儿为了喂猪,农闲的时候也得不到闲。猪越来越大,吃的越来越多,每次喂猪,都得端满一桶食,因为老刘头腰疼的厉害,不能一股脑儿将猪食到进猪槽,就借助一个长长的大勺子,笨重的一勺勺盛进去。儿子小刘看着父母喂猪实在辛苦,加之经过一年的饲养,那两猪哥们已经都200多斤,虽未年至,还是打算劝说父母将猪杀掉。
就在全家决定杀猪这个档口,国内发现猪瘟的新闻铺天盖地。即便老刘头家的猪是在山里长大的,不知道猪瘟是什么洋玩意,但城里人的恐慌也足以让老两口糟心。本想两口猪全杀,卖一口留一口,现在看来只能杀一口留着自己吃,另一口过了年再杀。自从决定先杀一口猪后,小刘在城里就各种担心家乡另一口猪的心理。比如,它会不会因为同伴的离去,导致心情郁闷,孤独难过,影响吃食物啊?等等这般。直到杀猪那一天,小刘还在庆幸,猪不是在自己家里杀的,这样猪圈里的那只猪就不会听见同伴撕心裂肺的号叫,这样也就不会那么难过。媳妇儿都被他这股善良劲儿给感动了,小刘动情的对媳妇儿讲:“你看我对猪都能考虑这么好,何况对你了。”
杀猪那天,很多亲戚朋友闻讯纷纷预订猪肉。老刘头心想反正猪大,分一点出去也无妨,于是分来分去,自己一点肉没剩,只剩下一个猪头。清理猪毛时,老刘头担心给朋友们的肉皮清理的不够彻底,就拿烤枪把猪毛彻底清理个遍,结果白白烤掉十几斤的猪油,老刘头心疼坏了,一直嘴里感叹着可惜,但手里的工作一直没停。因为他觉得和钱比起来,口碑和人品更重要。
小刘在城里接到父亲给捎下来的猪肉,心怀感恩。感恩猪的奉献,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吃上健康肉。感恩父母的付出和教给自己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