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节 2025-01-30

      按照我们本地的风俗习惯,正月初二这一天是一个很重要的“拜节”的日子。在这一天,成年的男子或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自己的姥姥家、舅舅家、姑姑家、姨家、姐姐家进行“拜节”磕头。就以我所经历的事情来说,去时都要带着礼物,到那儿后,先给每 一家儿的长辈儿磕头,再给依次给其他辈分的人进行磕头。“磕头”表示晚辈儿对长辈儿或对同辈儿中的哥哥(姐姐)的一种尊重。

      我今天就是严格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进行拜节的。每年的正月初二对我来说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基本上每年都是从上午9点左右开始去亲戚家拜节,下午5点左右赶回家。我的亲戚是比较多的,有四个姐姐、三个姨、一个舅舅,每一个亲戚都得人到礼到、走到礼俗。   

      过去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亲人们都非常的热情,早早的就把大烩菜做好。本地的大烩菜是很有特色的,是很有名的。里面有豆腐、皮渣、丸子、肉块、粉条、炸豆腐条、白菜、豆角、蒜薹、菜椒、豆芽、木耳、海菜等等,让你一看就想流口水。那个时候,各家的经济条件都还还是比较差的,孩子们平时都吃不到什么好东西,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到肉、丸子、豆腐等。吃着烩菜就着馒头那 是很快乐的事情。吃罢烩菜后停一会儿 ,在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肉大葱馅饺子,那就更是美上加美的“刚事儿”了。所以,那个时候,大人小孩子都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不仅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吃到好吃的东西,还可以到亲戚家吃到好吃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觉得过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过年对人来说是最大的奢饰品。

      后来,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收入的逐渐增加,商品物资越来越充足,人们在平时就可以享受到“过年拜节”时才有的各种“福利”。慢慢地,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开始出现改变,对原来的一些“好吃的东西”开始出现厌烦,饭量逐渐减少。就像我们现在,每到一个亲戚家,都害怕他们让我们吃饭。可是如果你到谁家了你连碗都不端一下,亲戚又觉得没有招待好你,所以,这个度你是要很好的把握的。

      虽然每年的正月初二是比较忙碌的,但是对我来说,“拜节”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只有亲戚们互相多走动,关系才会越走越亲、越走越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按】人常说:“十里不同俗。”过年的风俗地域差异、人家差异其实是很大的。所以,看了很多人写的过年,总感觉不...
    东篱文集阅读 1,102评论 0 3
  • 摘要: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宜川县隔黄河相望,黄河两岸民风民俗大同小异,云居冯...
    渠六亿阅读 1,058评论 0 2
  • 第七十八回林太太鸳帏再战如意儿茎露独尝 词曰: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来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
    痴情老人阅读 23,694评论 0 2
  • 我的老家,祖上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榆树下迁过来的,所以我猜测,老家的年,很多习俗来源于山西。村里过年的习俗有点儿复杂,...
    书写经典网络展阅读 339评论 0 1
  • 吃了送年饺子,送走诸神和祖先,收起家堂轴子,出门的大幕就拉开了。如果说除夕和大年初一是节日的高潮,走亲戚则...
    王进慧阅读 6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