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这样的天气,春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有些冷,披戴蓑衣斗笠去田里走一圈。芭蕉,桃花,田里的麦子以及枯干了一冬的树木都竭力舒张身上的每一个气孔等待着春雨的滋润。
春雨向来是无私的,她把恩惠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突然发现可笑的是我们人类,春雨布施恩惠,我们却要披戴蓑衣斗笠拒绝她的好意。好在春雨从来不计较这些,一心一意布撒她的恩惠。
春雨初下,在滇西南的山区还有些冷。田里走了一圈回来,在家,升起炉子,往炉里添加松木柴火,松木的清香充满了屋子,炊烟袅袅升起,与细雨构成了一幅春季乡村美景。
炉子上烧了水 ,等我烘得热乎的时候,水也烧开了,找茶。找到了爸爸去年留下的春茶。
冲一壶茶,茶香四溢。此刻适合和几个老友一起围炉茶话。可是炉子有,茶也冲好了,老友却一个个走了,上学的上学,务工的务工。
也罢,那我就围炉看书吧!
表弟不知道何时从我书房里翻了一本唐诗,恰恰翻到了李商隐的诗,他让我教他读。“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教了他一遍又一遍,我和李商隐一样,思念了一遍又一遍。
书房里找书,翻出一个密封的纸盒子,小心翼翼的拆开,里面都是我高中的校服,日记,以及留言。校服霉得无法再用了,日记还好,留言呢?无非都是一些高考加油,祝愿未来的话。可是,签名处的名字却早以陌生。
喝了几杯茶,走出屋子,雨晴了。爬上三楼楼顶,整个村子尽收眼底,下过雨的乡村,烟雨蒙蒙的。乡村的炊烟加上雨后的雾气,似乎成了一个仙境。这景色竟让我无法用文字描述。
看到雨后的乡村,看看手里的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信客》,这之中有什么关联吗?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房后有一丛芭蕉,被雨水洗涤一番后,芭蕉叶绿了好多,新长的芭蕉叶如卷轴一般从芭蕉树的顶端抽出。
如果打开卷轴似的芭蕉叶,我想里面应该是一幅秀丽的乡村春景图吧!可是,谁又愿意去破坏这幅画呢?
芭蕉丛中有一株小小的桃树,已经零零碎碎的开了几朵桃花,与芭蕉构成了一句诗。这句诗是什么呢?当然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邻居放了一首歌《三月里的小雨》,与此情此景正合适。
又是一年春。
https://101705080006146.bqy.mobi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