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有一篇文,触动你的心。
第【18】篇
引言
不感动观者心的文章不是好文章。昨日,在我发文之前,我搜索琅琊榜图片的途中,发现了一个琅琊榜人物记的链接,点击粗粗浏览,就把我的心酸住了:原来专门写琅琊榜人物的笔者,不止是我一个呢,而且人家还不止是短短的就人物发表感想,还有理有据,有张有弛,于是我还沉浸在琅琊榜中发热的脑袋,瞬间凉了下来。
当写文的人心里不再有感动,代表着两个结局:一,她会冷静下来,继续勾勒心中的世界,因为冷静,反而多了旁观者的心态,不会只注重自身的感受;二,她会受打击,觉得坚持不下去,于是决定破罐破摔就那么摊着——这是看文的人最讨厌的烂尾作者。
我想做第一种人,却发现看完她人文之后的感触还在,甚至有所影响我心中感悟,而第二种人的心态又时不时冒出来纠缠我。于是我决定,给琅琊榜立一个结尾,这个结尾也许有点仓促,但我会尽力还原我最初的看法,不论如何,总要忠于内心才是我写文的初衷。
(一)琅琊榜的女神们
霓凰、秦般弱、宫羽已描述过,但这并不代表其他的女性就不出色精彩。且让我们看看巾帼女神们如何打造出她们的世界风采吧。
如上图,静妃的影像在我脑海里几乎就是这么个模样:浅笑晏晏,从容端庄,似乎外界的波澜宫中的斗争永远不会弥上她的心间。当真应了那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然而静妃的静,除却她本身与世无争的个性,想来也必有一番故事锻造而成。当她凝目注视着楠树,眼神缱绻;当她乍见长苏,把脉后终忍不住泪水滚滚;当她提及“梅石楠”,余音歇在她怀念的神情。你几乎就可以断定,她的过去必然与长苏的父亲离不开联系,而景禹、长苏、景琰的幸福生活虽然并未直白提及,但想来他们父辈的过去,那群意气风发的少男少女背后,定也离不开彼时仍是少女的静妃默默无闻的守护。
古时的女子实是悲哀,明明她们也应当有自己的名字,可一旦嫁入夫家,你就只能听到她的夫姓或者称号。以静妃的个性,她想来不会为这等琐事烦忧。她的智慧只在涉及丈夫、儿子、朋友时表现的淋漓尽致:你看到皇帝烦忧之时忽然信步走向芷萝宫,却没看到静妃为在宫廷立足做下的功夫;你看到景琰知晓长苏身份时在静妃面前的哀泣,为静妃激励人心的话语而感动,却没有记起她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和隐忍;你听到静妃因辰妃生景禹身体受伤入宫,也并不知晓她为之放弃了什么;你看到她望着楠树,目光悠远,嘴边含笑,却并不知道她为之坚持和守护的是哪般。
这样一个女子,她的心计手段并非没有,但你提及和想起时,却并不会觉得厌憎,反而会兴起钦佩、赞叹。这或许就是其意诚,其心正的缘故。
长公主的格局很小,小到只为了他的儿子,可以伤害别人的家庭,可以不顾家国的兴衰;但她的爱恋又很大,你会为她守护儿子的行为而感慨,又会为她在侯爷事败时清醒的政治觉悟,为她拿出的那把给侯爷自尽的刀而喟叹。
如果当年的质子不回他的国家,留下和长公主一起坚守爱情,以那个时代的规矩,或许长公主可以作为和亲公主出嫁他国,那他们未必不能争得一个美好结局;或者即使抗争失败又如何,只要年轻的他们在一起,为爱打拼过,也好过失去爱情的长公主不再有灿烂的笑,取而代之的是木然的表情,沉重的服饰,日日负罪般的吃斋念佛。
我能理解她对景睿的母爱,但谢弼和她的小女儿的出生,又让我看到了她的认命与服软。爱情或许就是这样,年轻时候再海誓山盟,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更何况相爱的对方早已选择放弃。
长公主是幸运的,她可以在年少时拥有热烈的爱,在婚后又享有谢侯爷不变的情,甚至她私生的孩子即便在最初有生命危险却在后面得以保全而获得两家的疼惜,就算在最后夫家荣华烟消云散,她也得以用长公主的身份保全其身与其子。不能说她没有苦处,但比起家破人亡的宫羽家,认贼作亲的卓氏家族,她的苦也难以抵消因为自身作出的选择而必须承担的罪孽。
夏冬,与霓凰的投契,既有惺惺相惜的认可,又有误会林氏杀害其夫、霓凰不另嫁誓不为友的执拗;与夏首尊的反目,既有为爱舍亲的痛苦,又有弃暗投明的决心;对谢侯爷的痛下杀手,既含有以为带回夫君尸骨的恩德,又带着被欺骗利用之后的耻辱羞愤。
这是个可爱的女孩。她明辨是非,她的眼里只愿意看到纯粹的黑白。这样的女孩,为朋友,可托以后背;为爱人,可生死相依。但这样的女孩,又很容易被利用,所以你可以看到她被谢侯爷利用之后的耻辱愤怒;被夏首尊欺骗之后的背叛感和万念俱灰。
在爱情里,最令人担忧的是她会被爱蒙蔽的心灵。你被她和聂峰的重逢而感动了,却忘记了她因为聂峰的“死亡”,对霓凰十二年的执拗;对谢侯爷十二年的感激;对夏首尊养育之恩的背弃。虽然情有可原,但也多少为她陷入爱情而不顾其他的心灵有些许的不适。
虽然你知道,对这么一个轴的孩子,你不能过多的苛责,毕竟你希望她仍可以拥有璀璨的人生,而不希望她纯澈的心灵被阴暗所伤害。
本文于2018年2月5日发表于个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