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音乐事业经营
1828年,疼爱李斯特的父亲过世了,两年后,法国又爆发七月革命,现实的环境不断更迭。这几年间独自留在巴黎讨生活的李斯特,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且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在心灵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教琴为生,经济上不虞匮乏,生活也堪称富足美满,但也许出自思想上迫切的需求吧,一向喜爱出风头的他,这个时期开始转为内省,专注于探讨宗教和神秘主义之类的学问。如此一来,他的彦乐风格也有了转变,尤其在1832年接触了帕格尼尼,江兹和肖邦的音乐后,李斯特的音乐广度和深度皆获得了延展。帕格尼尼着了魔般的演奏技巧、柏辽兹深邃弘远的曲风,以及肖邦曲中那柔美的诗情画意,在在打动了此时的李斯特。
不过,这位不论演奏和处事,一向都轰轰烈烈、不甘寂寞的音乐家,当然不会满足于一个平凡钢琴教师的生涯。就在1842年,声名已经远播的李斯特,接获了德国魏玛宫廷的邀聘,而前往魏玛担任宫廷乐团的指挥,自此展开长达13年的魏玛生活。在这段可说是李斯特职业生涯最“位高权重”的时期里,他致力于经营音乐创作、评论、演奏、作曲等各个方向的音乐事业,结果均获得了非凡的成就,更因此使魏玛成为一个音乐重镇。
自此,李斯特在音乐上的领导核心地位,已经不容动摇了,虽然如此,热中音乐教学的他,仍然不间断地教授钢琴,并且首创了欧洲有名的大师课程。另外,李斯特还是一位活跃于沙龙社交圈的典型的19世纪音乐家,热情的他交游广阔广结善缘,对于提携后进、协助同辈音乐家等等都不遗余力,例如优雅的钢琴诗人肖邦,就是他最推崇的同期音乐家之一,而对于德国浪漫派骁将瓦格纳的崛起,李斯特也功不可没。不过有趣的是李斯特和这些音乐家之间的交往,结果都很耐人寻味,热情的李斯特和柔弱的肖邦,两人性格就如冰与火一般对立;而李斯特所倾力支持的瓦格纳,最后还与他的女儿柯西玛,产生了世俗所不见容的婚外情,把这位性格激烈的音乐家气得七窍生烟!
此外,魏玛时期的李斯特渐渐朝着多元化的音乐大师迈进,对于创作也具有强烈的欲望,不论是个人新音乐曲风的塑造、格式的突破,都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然而人生无常,堪称创作生命巅峰的魏玛生涯结束于1865年,当时的李斯特婚事破灭,心灵脆弱不堪,因而埋首于宗教,寻求依靠。就在同年,他决定成为神父。1870年,李斯特开始了在罗马魏玛与布达佩斯往返的三重生活,也开始培养后辈门生,渐渐沉寂。tui chu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