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师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好的教育,应该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激发热情、释放潜能。
看到知乎上一篇内容,很受触动“你有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
挑选其中的一部分放在这里。以下来自知乎。
“教育的前提,是认同与追随。”
故事一:
认识一个学长,有一天提到了他小时候和父亲在一起时候遇到乞丐的情景。
一般的父母可能会趁机小声教育孩子:"记得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像他们一样,没有工作只能乞讨为生了。"
而他的父亲语重心长:"要好好学习,以后让这些人都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故事二:
故事三:
“做一个特别的橙子”
我小时候特别内向,不爱发言,不敢出风头,有时候明明有点本事,也不敢表现。
我记得那还是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气鼓鼓的回家,跟我妈说,班里的XXX就是个傻逼。当时要出个节目,我怕自己弄不好,就没报名,结果XXX去了,还不如我呢,丢人,气死了。
老师怎么不叫我去啊!
我妈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指着桌子上刚买回来的一大口袋橙子,跟我说,
“你挑一个橙子出来。”
我记得我死死的盯着装橙子的红色网子,仔细端详着每一个橙子。冬天的橙子每一个都黄黄的,皮儿厚厚的,如出一辙。我想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怎么选。
“这些橙子都一样啊,让我挑哪个嘛。”
“对啊。在老师的眼里,你们就像是这些橙子,一摸一样,怎么选呢?
如果想要被选择,就先得让人看到自己的特色”
那一刻,在我小小的年纪里,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醍醐灌顶”。
橙子的故事,就这样贯穿了我的一生。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意识,不仅要学会一些东西,还要想办法让别人知道你会这个东西,这样资源才会走向你。
这样的下意识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好处。我后来能零基础转专业,第一次找实习拿下五百强,半个月申到ivy,都是因为这种意识。
橙子事件,让我从小就养成了习惯,在我擅长的事情上,找到“证据”,以此为平台争取更多的机会。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
比起枯燥的说理,或者是直接骂我一句没出息,我觉得我妈这个橙子,实在是太惊艳了。
故事四:
故事五:
有一次去买柠檬汁,看到一对母女。
母亲在接过柠檬汁之后,对那个人说了谢谢。
然后她女儿问她:“为什么要说谢谢啊?”
母亲说:“你仔细看看价目表,把我买的东西的价钱报一下。”
“柠檬汁:五块”
“那我付了多少钱?”
“五块”
“孩子,你要记住,你花钱买的只是这个东西,并不包括他们的态度和递过来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