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当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仅用大脑去聆听,还要用整个身体去聆听。
【概念转述】
在倾听的时候,倾听者能够站在诉说者的角度去感同身受、去理解诉说者所说的内容。
【个人体验】
经常听到一句话是“没有人可以真正地感同身受”,而这么说的原因是即使是同一件事情,由于每个人在这件事情中的经历和处境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一样的,所以才会有没有办法感同身受。那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当其他人处于难过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安慰,并且给予鼓励了吗。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除了去听别人说的话,还应该去换位思考,将自己代入到那个场景中,这也可以说是与对方“共情”。
我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听到其中的一句话,觉得自己是不认同或者容易让自己产生其他的想法的时候,我往往会有他所说的一句话去联想到或幻想出另一个场景,而此时我的注意力就完全地在我自己的那个场景里面,对方在说什么基本上是没有太过的关注,最后就是很敷衍地随便说了几句。上课的时候,就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知道老师要点名的时候,我压根就没有听进去老师在讲什么,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万一点到了我,我应该说什么”,整个人都是出于紧张的状态。而如果我能够放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是将全身心地去听讲了什么,这个时候在去回答问题是不是就不会处于紧张和慌乱的状态了。
而有的时候在倾听自己的父母说话的时候,即使父母说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谈和家长里短的事情,却往往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没有耐心听下去,然后将这种不耐烦的情绪传递给自己的父母。而如果能做到认真地倾听,站到父母的角度去倾听的时候,会不会又是不一样的结果呢。
【行动指引】
当我们在聆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提前预设对方的内容,而是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