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徐向前十岁入学,在旧私塾和新学校之间辗转读至十四岁,因家境越来越差,已无力供俩男孩读书,父母决定,留大儿子继续读书,徐向前回家干活。
在回忆录中,说到这里,徐帅加了一句:
这时我还不满十五岁。
人在回忆往事时,身心情感往往也随之回到彼时彼境,当时对自己有触动的,情绪上还是会有所表现。
徐帅这一句,你细品,其实是有情绪的。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而已,不争不闹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不能指望他心甘情愿一点情绪没有。
争宠夺爱,这在孩子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争强好胜,也是男孩子的天性。
兄弟俩去拾粪时,徐向前都赶在哥哥之前起床出门;哥哥起的晚,没拾到粪,想让他分一半,他也坚决拒绝。
而现在,他无能为力,争无可争。
面对这种不平,徐向前虽然懂事、克制,虽然从小就背《布谷章》,但一个十四岁的男孩,他还不知道怎么去排解消化。
所以,当随着思绪回到当时情境时,内心还是会泛起同样的情绪。就像你想起吃过的酸,嘴里还是会流口水一样。
二
在徐向前的角度看,当然是不公平。
那怎么才能公平呢?只能二选一,怎么才能公平呢?你去读书,对方下来,这就公平了?
好像也不行。
何况,按中国人的传统,当然长子长孙更重要。
二选一,只能你下。
这就是最合理的安排。
从小到大,也是哥哥更受宠爱,处处都是有些不一样的。你起的再早,拾的粪再多也不行。
这种跟长子之间的对此,如果兄弟多,还稍微好点,就他特殊嘛,咱们都一样,但只有俩,一个他,一个你,这种对比就鲜明而强烈了。
这种心里的不平衡,纠结又无处发泄,只能迫使你在纠结难解中慢慢与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如果你还没有降伏此心,还在还有纠结,那就再来一次。加加码。
三
辍学的徐向前继续在家干活。
徐秀才虽不得已牺牲了小儿子的“前途”,但并不甘心让儿子务农,而是打算让儿子学点手艺。
怎么也是读书人,虽落魄至此,但隐隐总有些不甘,大概在一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不甘心中,徐秀才否决了木匠等手艺,决定让儿子去一家“书店”学徒。
毕竟还是守着书,就像被赶出庙的和尚还是守着木鱼,看似还俗,但心里还是系念着佛祖。
对此徐向前也很高兴,想象着坐拥书城的情景,这多少也冲淡了一些背离“斯文”的遗憾吧。
在家这段时间,为了买书,一向懂事的徐向前曾“铤而走险”,私自拿母亲的首饰去典当。
这下好了,天天被数不清的书包围着。
但像所有对未知抱有美好幻想的人一样,徐向前见到这家所谓书店时,也颇为失望。
说是书店,其实是一个杂货铺,“”门面小的可怜”,因为也卖书,不同于一般杂货铺,所以成为“书店”。加上新来的徐向前,也就俩伙计。
但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徐向前开始了他当牛做马的学徒生涯。
四
旧社会的学徒一般学徒三年,有两年半都是做勤杂苦力。
一般对学徒的规矩是“活着不下工,死了不埋坟,投河、跳井与东家无关”。由此可以想见其大致情形。
徐向前也是,天不亮就起床,从扫院子挑水开始,一天忙个不停,晚上睡觉也睡不了整觉,得起来给牲口加料。
这其中还包括给东家倒尿壶,而且手脚要清,不能惊动东家。
还包括磨面。磨面工请假,就由徐向前顶替。两头牲口轮班上,但徐向前只能一人顶到底。
这是做学徒的一般情形,都这样,当牛做马,受尽压迫,说起来也没什么,但在这家小店里情形又不一样。
一共俩伙计,但大伙计是东家的内弟。
也就是说,这大伙计名为伙计,实际上相当于走亲戚。假如店主怕老婆,这大伙计可能比东家还厉害。
虽然徐向前跟东家也有点关系——东家是徐向前大姐夫的表哥——但这关系就差远了。本来八竿子打不着,也就是面上有个意思,加上是跟这位大伙计比,那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活当然都是徐向前来干,而且,徐向前不仅要受东家的管束,还得受这个大伙计的管束。
你要真是走亲戚也行,你还有个“伙计”的名分,就是伙计。同为伙计,这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还是那话,如果是大店,人多,倒是无所谓,就他特殊嘛,但只有俩人,对比强烈而鲜明。
五
徐帅回忆这段学徒生涯时,认为这也是上学,而且受到的教育比正规学校里要深刻、实际的多。
这种教育当然包括很多方面,但这个小店特殊的人际结构一定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项。
不管徐帅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一种特别的、强烈的人际关系结构,一种被区别对待的不公平,都会对一个人的内心产生重要影响。
同样,你还没有办法,人家关系就是比你近。
在一般的观念里,如果将自己的内弟跟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一视同仁,反而让人觉得这东家不通情理。
就是这样,就是不公平,而且,不公平的这么合情合理,这么让人无话可说。
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打理好自己的内心,不能接受,那就待不下去。
待不下去可以另找事做,但一种失败的人生体验将始终追随你,并成为一种习惯。
处处有不平,有了这一次拂袖而去的潇洒,以后也将处处潇洒。
徐向前坚持了下来,并且不怨天不尤人,埋头苦干。
这种态度,加上其本分又机灵,让他赢得了提前站柜台的机会,这种过程带来的经验,也将伴随其以后的人生。
六
如果说在退学时感受到的不公平还有些想不通的话,那这段学徒生活中的磨砺应该让徐向前学会了如何打理自己的内心。
环境不同了,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年龄也大了,对人情世故有了更多的了解;还有其天生的性格。各种因素,这时候的徐向前,对这种“人间不平”应该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解。
相比于身体的磨砺,相比于忙碌中“抢时间”看的许多书,这种内心的变化是更重要的收获。
人世间的事本就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人囿于自己的角度,当然有许多不平。不平是常态,这个改变不了,但你自己的心态可以改变。
此心放平,处处坦途,此心不平,步步艰危。
在徐帅其后的一生中,这话将被反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