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批发杀人,母死不归,诛妻求将,狠人吴起

嗨,我是拉闲散闷轻煮生活,我开始读《资治通鉴》啦。《资治通鉴》描述了自战国到后周,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智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和权谋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我想将我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同围观我的读书之旅。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D10-《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第一卷010

                吴起的故事(上)

吴起(?-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区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的吴起为了在政治上谋求发展。曾到处找门路,散尽家财,把殷实的家搞破产了,也没得到一官半职。还惹来乡邻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已,一怒之下,杀了讥笑诽谤他的人,临逃走之前对母亲说:“不当卿相,绝不回来!”

吴起先去孔门弟子曾参门下学习儒术。

期间,吴母去世。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丧,曾参认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门徒,二人断绝师徒关系。

吴起弃儒学兵去了鲁国。

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国君因此对启用吴起有所迟疑。

吴起渴望功成名就,为表忠心,杀了妻子,成为大将。

带领鲁国军队大胜齐国军队。

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吴起:“吴起曾师从曾参,母亲去世也不回去治丧,曾参与他断绝了师徒关系。现在他又杀妻来求大将之位,真是一个残忍又缺德的人!

而且,这次打败了齐国,让我们小小的鲁国有了名气,人怕出名猪怕壮,以后其他国家都要来算计我们鲁国了。”

国君听了认为有道理,没有授吴起官职。

吴起担心鲁国会治他的罪,听说魏文侯贤明,就去投奔。

感思:吴起是个狠角色,其行事风格之狠辣,令人咋舌:

怒杀乡亲,据传有三十多人;

母死不归,在那个讲究忠孝的时代,敢做出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事情。我估计是吴起还没有功成名就,背负多条人命,回家奔丧怕被乡邻送官。

杀妻求将,妻子对丈夫来说,既是伴侣也是家庭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吴起眼中,女人却如同衣物一般,可以随时舍弃。

他为了扬名立万,不惜倾家荡产,抛弃一切,只为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让人不禁对他的道德底线产生质疑。

吴起在鲁国没有得到重用,投奔魏文侯,知人善用的魏文侯果然用了他。

吴起在魏国创建了“魏武卒”,成为当时无可匹敌的军队,并占领秦国的河西地区,使秦国失去重要战略门户;在政治与经济上也颇有建树,功绩显著。

吴起的故事待续,请看下一篇笔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