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少年会有愤怒的情绪,除了遗传和生理发育引发的情绪,我们追踪后天教养与愤怒情绪的关系,追寻一下愤怒情绪产生的原点是什么?
我在心理学教学课程上曾经做过这样的体验性活动:我告诉一名学生,你只有三次接我话的机会,当第三次接了我的话,游戏结束,你是失败者,活动时间3分50秒。实际上时间的设定只是对此次活动的一个限制性的暗示,使学生产生紧迫感。我的引导语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开始游戏活动,你准备好了吗。一般情况他就会回答准备好了。这时就失去了一次机会。我就告诉他,你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了。我刚才说开始游戏活动时,我们的游戏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你现在明白了,这时这位学生就会告诉我明白了,这时他就去了第二次机会,然后我开始诉说:我知道你原来就有这个习惯,就爱接老师的话把,不会尊重人,这一点我从与你父母接触时候就有体会,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就有这样的习惯,可以说是恶习,所以说这事不能怪你,要怪就怪你的父母,他们本身就没有很好的教养,也不可能给你很好的家教,现在我看到了你和同学相处的不是很好,这也是正常的。怎么不服气啊!看到的不服气样子我知道你想要辩解什么,但是你又怕失去机会,你现在只有一次机会了,我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说吧。往往这时学生就会急不可待去辩解,无论怎样的辩解,游戏到此结束。然后让学生说出他的体会,大部分学生的体会是惊讶,即而生气、愤怒,最后无奈,而他完全忘记了我们是在游戏中。这就是无中生有的结果。
所以说中学生愤怒情绪的原发点是:无中生有的说教,不公平的评价和自尊心受到伤害,对于有些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是因为自己的愿望和目的始终不能实现和一再受到挫折的时候,外在表现出一种愤怒情绪就是攻击。而对于女学生来说,当他受挫折时,就产生嫉妒心理,进而产生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