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周记的选题是何为“大人”,如何成为一个“大人”。晓东老师几乎始终把“大人”话题贯穿初级班课堂始终,他要求、鼓励、鞭策我们要成为一个大人,对于小孩也是如此,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就是,“我们可以是小孩,但不能是小人”。我理解的大人,就是一个不被习气控制、负责任、愿意的人。
我认为我始终还没有能够做个大人,虽然情绪方面比以前稳定,心态变得更乐观,变得更自律,感受力(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能够及时审视自己的“贪嗔痴”,特别是“贪念”,……,我似乎变好了,可是自己似乎还没有好,是什么原因呢?记得晓东老师介绍“大学”的视频中讲到,中国人讲修行,包括修和行两部分,身修好了,就是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而我现在似乎身未修好,行的方面更是还未踏上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想起晓东老师说的“如何正确设立人生目标”的有关教导,人生目标(应该叫愿望)是利他为他的,设立这样的目标人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从利他的角度去设立自己的目标,这样转换角度之后,自己的心情舒畅多了,很多问题也更容易想通。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在死胡同了,因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课题,我还没有能够完成一项。面对父母青春逝去,自己年华也唰唰从指缝穿过,心中不时也泛起波澜。接受与担当,这样的字眼开始跃进脑海,认定自己,还是概念太多,标准太多,还是未能放下自己的感受,因此,我离“大人”还是有很长的距离。所幸现在自己变得主动,那个“顽固”的我出现松动,相信,在正心诚意和全力以赴之后,自己会离“大人”越来越近。唯有精进禅修,不断树立并强化正知正见,自己才能“行稳”并“致远”。
谨以此周记与众师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