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泰茶馆里的"吵架经"

裕泰茶馆里的"吵架经"

裕泰茶馆的铜壶刚换了新炭,蓝火苗子舔着壶底,把水汽顶得滋滋响着。王掌柜正用抹布擦着茶桌,桌角那圈浅黄的茶渍是老主顾们的记号,老李爱坐这儿,赵四爷的烟袋锅总在旁边磕出个小坑,还有小栓子,总爱把瓜子吐在桌脚根儿。

王掌柜,给来壶高的,老李掀帘子进来了,脑门上还挂着热汗,今儿可邪乎了,隔壁张大哥家,从早起吵到这会儿,锅碗锅盆摔得跟放泡似的。

王掌柜把沏好的花茶推过去,接话说,不是吧,又吵上了?上礼拜不是刚演过吗?我说让张大哥让着点嫂子,您猜怎么着,人家说他都让了 N 次了,可她还得寸进尺的。

劝,没用的。赵四爷拄着拐杖也进来了,往椅子上一坐,烟袋锅在桌角磕了磕,“上回我去劝,刚说嫂子直接哭了,说我们都向着他,转头劝张大哥,张大哥蹲门口抽烟,说她那脾气,八头牛都拉不回来,这叫什么事呀。您劝您的,他俩吵他俩的,各走各的道儿。

小栓子刚送完货,凑过来搭话,四爷,那依您说的,这架就没完没了了吗?

赵四爷抽了口烟,烟圈儿慢悠悠飘起来说:傻小子,这事儿,就跟您修自行车不一样,车胎扎了,补好就完事了,可吵架这事,它不是谁错了,这么简单,您想哦,张大哥一急,就说,您就知道花钱,嫂子一听就炸了,肯定又会回嘴顶话,说什么您就挣那仨瓜俩枣的够我花吗?这叫说话带刺,带刺就吵架,吵完俩人冷战半天,锅碗瓢盆堆着没人洗,瞅着更加心烦了,下次一点小事,又能吵起来,这一圈套一圈的,跟解不开的绳结似的咯。

老李咂了口茶:可不是咋的,我原先也以为,准是有一个人不对,要么是张大哥太倔,要么是嫂子太急,后来才发现,俩人都挺好的,可是凑一块儿说话,跟猫见了狗似的,前儿我瞅见张大哥蹲墙根叹气,说其实她也不容易,就是我嘴笨,嫂子呢,偷偷给张大哥补袜子,边补边抹眼泪,说他就是驴脾气,心不坏。您说这叫啥来着,心里都是有对方的,嘴上偏要扎对方一下。

这就对咯,赵四爷把烟袋往桌上一放,您拿剪子硬剪那绳结,肯定理还乱咯。得先瞅清楚,这绳结是怎么缠上的,张大哥嘴笨,一说重话,嫂子就委屈就翻旧账,张大哥听了更急,这是一个圈,俩人一冷战,家里的活儿就没有人理,孩子就会被晾一边去,吃不上热饭,孩子就会闹腾,俩人更烦,这又是一个圈,这些圈缠在一起,您光说别吵顶个屁用哦。

小栓子挠挠头说,那。。。那怎么办呢?总不能眼看着他们吵散了吧。

得找根活络绳。赵四爷慢悠悠地说,我昨儿跟我张大哥聊了,问他俩不吵的时候是啥样的。张大哥想了想,有回嫂子感冒,他熬了锅姜汤,嫂子没说啥,就给她捶了捶背,那天啥事没有,我又问嫂子,嫂子说,其实就想让他好好说话,别一上来就瞪眼,摔门的,他好好说,她能听进去的。

王掌柜插了句,您是说他俩吵来吵去,根儿不在谁对谁错,在怎么说话吗?

正是这话,赵四爷磕了磕烟灰,后来我跟张大哥说,下次想急的时候,先喝口凉水,或出去转转再回来说,再心里想一下,这话出去,会不会伤人?又跟嫂子说,他要是瞪眼睛,您别接茬吵,就提醒一句,您说您的,我听着呢,不用大声。您猜一个星期后怎么着,今儿我晌午刚过去,听见屋里有说有笑的,嫂子正给张大哥烙了几块馅饼带工地去呢。

老李愣了愣,就这么简单吗?没劝谁让着谁吗?也没说谁不对,就改了改说话的样式就行了?

复杂事儿哦,就怕您钻牛角尖,赵四爷眯着眼笑,您把那缠在一块儿的绳都捋顺了,哪根动了能带动别的,就轻轻拔拉一下,比您乱使劲管用多了。张大哥家那架子,就像一团乱麻,您硬扯,线头都会找不着,您找到那根松开的线头,慢慢一抽,整个儿就脱落了。

小栓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王掌柜笑着添了句,可不是嘛,过日子哪有百依百顺的事,看清了前后左右的关系,找对了那四两拨千斤的地方,两难的事儿,也能慢慢顺溜起来咯。

窗外的日头斜了些,铜壶的水冒热气那会,茶桌的老少爷们接着唠,说的是张大哥家的那点事,可听着听着,倒像把自个儿家的事也给理顺了。

遇着复杂的事儿,别光盯着对与错,怎么办地死磕。就像张大哥吵架,看似是俩人脾气不对头,其实改改说话方式,就不用吵那么多架,就不用冷战,就不用更吵架去解决咯。这一圈一圈的缠着,传统办法就像线型思考的理。而系统思维呢,就是先把这些圈圈看清楚,找到那个解开的结子,轻轻一调,那些圈慢慢就顺过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