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节,风俗古老,这是自汉朝以农历一月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从先秦流行的民间祭月和祭火传统,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融合佛道,形成了巨大的早春民俗。民间在这天,用灯火点亮人间,灯月交辉,喜庆吉祥。
在唐朝,以道教为国教,正式将正月十五叫作“上元节”,官方和民间此日同庆,长安和洛阳解开宵禁,灯火通明,笙歌鼎沸,人们四处踏春,灯火璀璨,通宵达旦。
宋朝开国之后,有相对太平安稳的时期,此时上元节已经扩展到正月十四到正月十七,官方放假三天,而民间的欢快则延续更久,涵盖了整个正月。
那么宋朝的正月十四,为什么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呢?
一,从民俗来讲,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一天肯定不能承载更多的内容,灯节的正规日子虽然是正月十五,但是提前工作早已经完备,所以就形成了正月十四,叫作试灯节的说法,点燃的灯火怎么会熄灭呢?相反这是将灯市提前,许多人可以提前看灯,许多安排,比如同僚间的庆祝,亲戚间的相聚,都可以提前。所谓试灯,只是一个说法而已。无论从民俗还是经济上来讲,已经是人流攒动,节日气氛爆棚了。
二,从月亮的月圆周期来讲,虽然通常认为十五的月亮是正圆,实际由于实际天象的原因,最饱满的月亮有可能提前在十四,也有可能延迟到十六或者十七。所以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七,都是看月亮的好日子。
三,从早春季节气候上来讲,此时风云多变,阴晴不定,但是上元节实际的热闹从正月十四延伸到正月十六和十七,兼顾了很多人的时间和经济,就算正月十五那天有雨,总不会天天有雨,也让人们庆祝的心情得到释放。
虽然正月十四,并不是月亮最圆的日子,但是家家户户红灯笼已经点上,说是叫试灯,实际让人眼睛惊艳。
比如园林中已经挂满了红色的灯笼,池塘冰开,游鱼戏水,梅花开遍了园林,当然点缀梅花梢头的是无数的红灯笼,还有络绎看灯赏春的游人。
虽然上元节的正经节日是十五,可是人间的热闹早已经提前。
正月十四是试灯节,也就是这夜很多人家里开始挂灯,虽然热闹的景点一定璀璨,但是正是有时间的从容,所以正月十四的灯,通常不会是最绚烂。
但是很多聚会都在此夜开始进行了,比如朋友间的。家庭的则集中在正月十五。
但是正是这样,十四的月亮升起来时,好像没有十五日那么圆满,但是正是此夜灯火烧微,反而更能显出月色的清美皎洁。
所以他用了一个对比,十五的月亮虽然最圆,但是人间灯火最胜,反而压过了月色,所以我觉得此夜最美最好。
在这样的温馨家园,可以看到灯火通明,烟火味儿,幸福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幸福之家男主人还是资深帅哥,还是俺的旧相识,这场春夜春月宴,就别有情感的滋润和饱满了。
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故人相守,分外有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