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学:无尽的前沿》有感

      说到当前国际科技实力应该非美国莫属,可回顾近现代史,二战前50年,尽管美国产业已经领先全球,但在科研上充满功利主义,不重视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大量依赖欧洲的基础研究成果,发展短平快产业。直到二战后期开始,美国的科技才突飞猛进,逐渐赶超德英等国,尔后一骑绝尘、领跑全球,到底当时美国国内发生了什么,才造就了现今非凡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呢?吴军曾说:如果只选一份决定了美国科研决策,而且影响至今的报告,则非《科学:无尽的前沿》莫属。要想了解美国的科研机制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美国的科研既能得诺贝尔奖,又能产生高科技产品,就必须读这本书。为了寻求上述疑问的答案,我找到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此书,细细研读,感慨良多。

      首先,谈谈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首席执行官拉什·霍尔特撰写的导读:科学之议,他从历史的维度,通过真实的事例和数据,高度赞扬了76年前范内瓦·布什题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简要回顾了报告出台的历史背景,归纳提炼了报告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了报告中对美国科技领域影响深远的观点和举措,为我们更好理解报告内容,发现其中的闪光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堪称导读的经典范本。本着客观公正、持续探索的科研精神,霍尔特结合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中,美国暴露出来的科技领域的诸多问题,对范内瓦报告中的少数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霍尔特认为,当前美国科研体系运行机制,导致了科学与公众的隔绝,致使科研技术在防疫工作的实际转化不够及时有效,违背了科学进步应致力于改进公共健康的初衷。他指出,当今世界上流行病和气候变化等紧迫的挑战问题,迫切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并建立对科学家和科学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强调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它能使我们获得关于事物本质的最可靠知识。他建议,除了让公众被动接受各种源自科学的产品和疗法,还要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对科学的引导和监督,并在公共事物中更多的运用科学思维。同时,他研究发现,虽然当前各领域各类受资助的研究蓬勃发展,但公众的循证思维和公众对科学证据的理解及行动能力没有随着研究的增加而提升,特别是在很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一些不受科学常识支持的行动。在各种信息异常丰富甚至明显冗余的当下,远离科学的民众很难区分有效的证据和未经证实的观点、一厢情愿的想法以及故意扭曲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霍尔特进一步提出要培育全民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方式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为科学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提供了新的建议和思路。

     

      书的第二部分,原文刊印了罗斯福总统1944年11月17日写给范内瓦·布什的信函和1945年7月范内瓦提交给哈里·杜鲁门之报告的正文。罗斯福邀请范内瓦针对军事科技的民用转化、医疗科技的发展、科研运行机制、科学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据此,范内瓦深入发动了全美科研领域专家学者,区分领域、先分后总、由下至上开展研究论证,最终形成了题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该报告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被誉为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策文件之一”,规划了战后美国科学发展的蓝图。依据该报告提议设立的科研机构和执行的科技政策,使得美国迅速摆脱了欧洲基础研究以及科研人才的依赖,保证了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

      在报告正文之前,范内瓦用了一封简短的信总结了四点关键性建议:①在不妨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把从军事领域获得的科学知识告知民众,促进民用科学的发展;②成立一个计划,持续进行医学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工作,以战胜各种疾病;③政府协助公共和私人组织开展研究行动;④开展一个有效计划,发现和培养美国青年科学人才,以确保美国可持续的科学研究,让科研水平可以与战争期间的水平相提并论。在信中,他还谈到了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在正式报告中,他强调了未来3个重点科研方向:①和抗击疾病有关的医学和基础科学研究,其中特别着墨强调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鲜明提出了“基础研究会带来新知识。它提供的是科学资本,是所有世纪知识应用的源头活水”“一个依靠别人来获得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无论其机械技能如何,其工业进步都将步履缓慢,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也会非常弱”等著名论述,对当下的我们而言颇有启发。②涉及国家安全的研究。他重点关注的是导弹、潜艇和无线电等。③和国民福祉有关的科学研究,它涉及增加就业、发明新的工业品、提高竞争力等。

      同时,针对上述任务,范内瓦认为政府必须做好4件事:①大力培养科技人才;②支持大学科研;③确保大学和私营企业研究机构有足够人才,国家研究机构不能同他们抢人才;④制定科研经费抵税政策并保护好专利,以刺激私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在人才培养上,强调:①让广大民众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并在庞大的人群中发掘科研人员;②培养科学家的周期很长;③政府要提供奖学金以吸引科研人才。

      总体而言,报告逻辑清晰、语言简洁、论述完整,以几个具体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详实的数据和背景剖析,深入分析了科学的作用、科研的组织形式和有利于科学的政府策略,既有对事物本质的分析,讲清了“是什么”的问题;又进而探究了事物发展的内在机理,弄清了“为什么”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给出了未来可操作、可落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怎么办”的问题,堪称咨询报告的经典范本。当然,这份76年前的报告,囿于所处的时代和作者自身的认知,必然会有一些不太符合现状的观点,我们重读这份报告,不是为了批判范内瓦当年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未来的科研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我们可据此探寻美国科技政策的由来,科学发展的路径以及未来的走向,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经验教训,探索对科学的定义、科学研究的作用、科学研究的规律、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以及科研人才的发现培养,可以促进我们的决策者和科研人员更深入的认知、思考和实践。此外,正如施一公校长所言,除去书中内容,这份报告出炉的方式以及范内瓦·布什这样人物存在的价值,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书的第三部分,主要收录了10位国内主要科技企业领军人物、科研院所著名专家的评论和发言。文中他们从各自研究的领域、从不同的层面,谈到了对该报告的认识,分析了国内科研水平的现状和暂时面临的困境制约,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路径等等。从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科研专家和企业家们开拓的思维视野、开放的气魄胸襟、理性的自我定位、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未来可期。正如任正非所说: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的年轻人又如此活跃,我们的国家一定充满希望!

     

      其次,聊聊报告的作者。

      阅读此书之前,简要了解了该报告作者——范内瓦·布什的基本情况,被他那一条条惊人的“履历和事迹”所震惊,随着对阅读的不断推进,对其敬佩仰慕之情愈渐加深,也更加增强了我对其的好奇之心。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1890.3.11-1974.6.26),是二战时期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战时他创立的美国科学研究局(OSRD,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对美国取得二战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几乎所有军事研究计划都出自其领导。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曼哈顿计划”,作为该计划提出者和执行人,他带领科学家们说服政府果断开展原子弹研究,指导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和日本原子弹投射。

      个人认为,他是个杂家、全才,除去上述众人皆知的“壮举”外,他纵横学术、产业和政府多个领域,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院长,是著名电子军工企业雷声的主要创始人,毕生有49项目发明专利。

      他是“信息时代的教父”,是模拟计算机的开创者,信息论之父香农是他的学生,1945年他发表的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中提出了微缩摄影技术和麦克斯储存器的概念,开创了数字计算机和搜索引擎时代,提出的诸多理论预测了二战后到现在几十年计算机的发展,许多后来的计算机领域大拿都是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后来的鼠标、超文本等技术创新都是基于这篇具有时代意义的论文。无论你审视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哪个领域,范内瓦都是在那里留下过足迹的具有远见的先驱性人物。

      他还是“物理学将军”,二战期间,他除了直接指导和监督曼哈顿计划外,还负责领导美国军方雷达项目和防控体系的建设。1944年,范内瓦曾厉声宣称:“要是10年前我们专注发展军事科技,我们就可能避免这场该死的战争!”

      他具有较强的政治家的直觉和本能,对美国政府的内部运作和人性的特点有其独到的认识,他报告中提出的相关举措,都充分考虑了部门之间利益分配、权利制衡等因素,操作性极强,这些是很多科学家难以做到的,殊为不易。特别是,他强调要由一个独立理事会任命基金会主席能够避免总统受到那些寻求政治好处的人的干扰,令杜鲁门总统都颇为吃惊。

      此外,他还十分迷恋人文,能够随意引用诸如英国伟大诗人吉卜林、波斯伟大诗人和科学家莪默·伽亚谟的作品。他演奏长笛,热爱交响乐,业务时间阅读哲学以自我消遣。


      最后,关注一下美国科研领域的相关动向。

      76年过去,此报告成为无数研究、报告、分析、解释和评论的主题,有人将此比作科技政策圣经,它的理念和思想影响着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美国科学界的精神财富和共同语言。每当美国科学技术发展遇到关键的挑战和危机时,他们总是会提起和引用这份报告,汲取新的思想力量,应对危机和挑战。

      2016年,特朗普出人意料当选后,美国科学界与政府的关系一度出现大的波折,特政府大幅度削减科研经费,冷落政府的科学家,迟迟不任命总统科学顾问,引起美科学界极大不满,以至于在2017年4月22日,数千名美国科学家在华盛顿冒雨举行“为科学的游行”,打出了“科学使美国伟大”的标语,科学界与特的冲突才得到缓和。2018年,美相继推出太空、生物、网络等多项科技计划,12月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法案》;2019年2月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倡议,同时气象科学家德罗格梅尔入职白宫担任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

      2020年以来,美科学界掀起了一股对美国科学技术事业未来思考和讨论的浪潮。2月2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召开纪念《科学:无尽的前沿》75周年研讨会——“无尽的前沿:下一个75年的科学”,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一个时期美国需要一个长期的联邦科学计划、一个跨越未来许多届政府的计划、一个既具有保护性又具有雄心壮志的科学路线图。5月21日,美参众两院提出《无尽的前沿法案》,提议在美国国家基金会设立技术学院,赋予特定的使命和职权,提供1000亿元用于战略性推进科技研发,并拿出100亿美元用于在全国各地建立区域性技术中心,以启动新公司,重振美国制造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社区的发展。这一法案的目的是努力保持美国科学技术直至21世纪中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科研工作,经过波折后,再次走上了快车道,值得高度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