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6号,我即将搭乘6点50分的西部航空飞回令我魂牵梦萦的北方家乡。受友人影响,养成了提前2小时到机场办好手续的习惯。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我在候机场坐定,不过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把玩那个智能的小东西,而是从包中掏出之前一直想读完的山下英子老师《断舍离》第二部《俯瞰力》,书本很小巧,而且书页不多,只189页,但是我却在一口气读到30页左右的时候猛然停了下来。尽管旁边过道上的行人匆匆,尽管声音嘈杂,早餐店的老板忙着准备墨西哥卷饼早餐,然而我去在这里一口气完成了书本的六分之一。这本书我并不是第一次阅读,在家中阅读时往往因为家务琐事,外加猫咪捣乱,合作方不停催稿而总是停在10几页就作罢,也可能是因为第一本书带给我的冲击过大,导致我对第二本第三本的阅读带有那么一丝丝的恐惧。
其实心里一直都在思索一个问题,每天从清晨起床至休息,我总是让自己忙的不可开交,但其实一天中工作的时间大多被我插科打诨的混过去,尤其是前天我接了一个5000字关于工业的稿子,原本应当天就完稿,然而合作人跟我说不慌,我就拖到了昨天,而昨天本应在上午完成的工作,又被我拖到了晚上12点过才结束,想来也觉得很可笑。
在写之前,我还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这个稿子只看方向就觉得非常的好写,然而真正动笔时我才发现,真正能写的文字只有寥寥2千字,然而我却要在这2K字的基础上在憋出3K字,所以给自己放了个小假,从上午10点动笔拖到12点,再从2点拖到6点,其实稿子的大纲我已撰写好了,只是对于内容的拼凑感到十分的头疼,期间听到了宋冬野的《生活里的刺》,感兴趣之余又大致看了一下《我想和你好好的》剧情简介,哭了一通,直到6点钟的闹钟响响起,我才收回了思绪,开始全新投入到稿子的撰写当中。其实自我感觉,稿子的撰写并不困难,只是在于自己的心情如何。
不光是工作,生活中也有很多“我想”和“我做”的矛盾,如异军突起般在我的脑海中。每当想做事情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个小恶魔在我的右边耳朵嘀咕:“反正你写稿的速度很快,再歇一会儿吧,样养精蓄锐后再工作”,而同时,左边耳朵的小天使又拉住我的耳朵,让我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想象之下,我才知道许多夸张的动画情节是有迹可循的。
就拿今天的行程来说,因为我住的地方距离机场,乘坐交通工具约要2个小时之多,而正逢友人准备开车送我,不过车程也要半小时左右,我们计划3点半出门,我2点就起床,梳洗打扮,要知道,我真的算是一晚上没有睡着,翻来覆去的想未来,想一些就目前看来不切实际的事情。也想晚起半小时,只是最后还是在1点57分的时候,看着屏幕发亮的手机,咬牙坐了起来,结果完成一系列工作,时间也不过过去了半小时左右。
人很多时候都会遇到这种问题,脑子想偷懒,觉得事情难你,而你没有能力去做,所以就不做,而其实,只有做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有多么的简单。这样说可能过于通俗了,其实总结出简单的四个字就是“知难行易”。最近网上倒是喜欢传播一些鸡汤或者给一些动图配文,“有些事情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有多行”,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张动态图,一张是将乌龟放到跑步机上,跑步机的速度越快,而乌龟居然灵巧的跑了起来,完全能够跟上跑步机的速度;另一张图是,一直公鸡站在高楼的一侧,居然扑棱着翅膀,飞到了对面的大楼。
我接的稿子从来不是别人甩给我的,而是我自己主动争取的,即便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题材,我也愿意去尝试,哪怕初期赚不到稿费,甚至与现在我已有的收入起冲突,我也愿意“赔钱写稿”。讽刺的是,我大学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学,然而自从做了自由撰稿人之后,对于新闻稿,我反而不敢轻易着手,导致错失了许多时机,而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关于写手的招聘,居然都以有相关撰写经验的写手为主,让我感觉松一口气的同时,不禁对未来的自己产生疑问,何时才能接第一篇稿子,何时才能他们所需要的“经验”写手。
不过自己在心中也有过小小的计划,这次回家一切落定之后,还是决定每种稿子初步尝试一下,只有试过才有机会,不试的话,就只能一直是窗外的人,任他窗外狂风暴雨,是绝美的彩虹,或是和熙的阳光,都将与我无关。
世间的工作或是生活往往都是知难行易的,要勇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之前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是关于成功学的,它没有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努力,而是让读者做出一种假的设想,设想自己已经是目标中的人或者状态了,此时你想做什么,那么就去做什么,因为在不知不觉之间,你就会真正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得到你想得到的那种生活。
我宁愿看文章的你因为做起来难而感到头痛,也不愿你因为觉得难而不去做,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