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当妈妈,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不断学习了解
没生孩子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个好妈妈。全职妈妈6年多,想来自己做的至少是及格线上了吧!
犹记得孩子刚生下那几个月,自己都缓不过来神,自己当妈妈了?
这怀里的小不点是我的小宝贝?
那种感觉很不真实。感觉自己都还没有长大,一切都是懵懵的。
那时候抱着孩子,感觉很滑稽,别人看着觉得我是拐卖孩子,不会说是我自己生的。
从怀孕开始就意味着我的人生踏上了新的征程,也开启了我的育儿学习之路。
我的育儿学习是从孕期就开始了。
那时候孩爸给我买了几本书,孕期知识和孕期食谱。
接着我从书到网络。
下载了”宝宝树孕育”APP,上面每天都有孕期知识点,宝宝从胚胎到足月我每天都会打开它。看看贴子,疯狂浏览孩子的好物种草。
也了解了海淘,有机……从孩子的奶粉辅食,护肤品,我都看。
然后开始看公众号,关注各大母婴号主和儿科医生。
从小小宝麻麻到年糕妈妈,从一小时爸爸到英华兰Dr Bing,到粥悦悦,同时也是在他们那里第一次团购绘本,了解桌游。买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那时候不停在买买买……
我也见证了“大J小D”从开始做到现在的成就,那时候好佩服这些妈妈。
整个孕期,我都是觉得好充实,因为有太多新的领域等着我去了解。
生了孩子之后,下载了”育学园”,“小步在家”,跟着一起在家做早教。
买了孙瑞雪的书,了解了敏感期。
知道了蒙特梭利,然后瑞吉欧,华德福,福禄贝尔……
绘本,桌游,婴幼儿用品,育儿书籍,是我那时候生活的主旋律。
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对教育也有了不同的认识,慢慢在想教育到底是什么?
01.什么时候开始有在家上学的念头?
说起在家上学,我也不知道是多久接触到这个的。
只是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很是羡慕能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包容,接纳孩子,原来上课也不一定只能在教室……
是梦想中的学校。
接着又看了巴学园的创办原型学校——《夏山学校》,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们现如今的教育模式。
回想起自己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很多东西,值得反思。
对有些东西不太认同,所以心里隐隐有个声音在说,我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我希望她能成为她自己!
不被条条框框束缚,做个眼里有光心里有爱,快乐自由的人!
勇敢有担当有责任感有大爱的人。
而这一切,在现如今的教育体系内越来越难。
所以萌芽了这个念头,跳出来看看,有不同的道路。
02.世界不止一条路。
后面我开了托管,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小学生。
以及社会上小学生跳楼的新闻,我越来越确信,现在的教育体制很多不是我想要的。
内卷越来越严重,孩子脸上笑容越来越少……
前几年看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已经有家长在这样做了!
它让我更清晰的了解了”在家上学”。
也给了我一些些勇气。
之后我就不停的收集这方面的资讯,加入了一些在家上学的微信群,QQ群。跟着大家讨论,向在家上学的家庭请教。
”在家上学“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就是要抗住周围的压力,还有对未来的焦虑。
因为这条全新的道路,走的人太少了,现如今社会上对这方面的资源提供也少之又少。
害怕,担忧,焦虑,困惑,会一直伴随着你。
因为怕把孩子毁了,怕耽误孩子……一切都是新的。所以没有多少经验可谈。
这期间,我们幼儿园在家上学了一年半,效果还不错,所以给就给了自己一点点信心。
加上辅导了1—6年级的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多多少少也知道了。综合下来看,应该也能勉强应付。
社交也不是很担心,因为现如今社会活动也很丰富,还有培训班,而且我们可以有更多时间来面对真实的社会,获得更直接的社交。
所以综合下来,还是想在家上学,(关键孩子自己也喜欢在家上学——这是前提)至少小学三年级之前是不打算送去学校了。
后面看看效果或者心智更成熟,能抵御住外界的不好的影响再看看要不要去学校吧!
在这之前,我只希望她能有个尽情自由奔跑的童年!
以上就是我选择在家上学的一些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希望能让不理解我的人知道,我不是一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