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少花些时间在工作上”
“好!那我去报名下周的羽毛球赛!”
001这样的乌龙让人哭笑不得。提请求不要说不做什么,对方不明白你的期待。
“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一天在家陪我和孩子。”
“好!”
002提请求要说清楚具体做什么,对方才有可能积极回应。
“我希望你多顾家些!”
“我每天拼命工作,工资悉数上交!”
003提请求中的“顾家”含模,对方根本不明白你要的是什么,争执由此开始。
“亲爱的,近两周你每晚都十二多才回家,我较孤单。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陪。”
004提请求别使用抽象词语,当请求具体可行,对方才明白你的期待。
“叫你把书桌上的书收拾好,你忘了。好烦啊!”
005妻子希望先生把书收好,但先生可能听到的是指责。
“你是不是忘了收拾书桌?现在收拾一下,好吗?”
006谈话目的明确,对方更有可能行动。
“我从没有遇到过作业这么多!” “作业多也一定要完成!”
“我从没有遇到过作业这么多!” “赶快做,才能早点完成!”
“我从没有遇到过作业这么多!” “你说了一次又一次,到底要我做什么?”
007孩子一次比一次大声的抱怨,母亲讲道理、劝慰,双方陷入不快中。
“我从没有遇到过作业这么多!” “你希望早点完成,留些时间看喜欢的动画片,对吗?”
008孩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母亲却从他的自说自话听出他需要理解。理解万岁!
“为什么还不去写作业?”
009亲子间这样的命令令孩子很反感,要学会区分命令与请求。
“你作业还没写,我担心这会影响你吃晚饭与看动画片的时间。现在马上开始写作业,好吗?”
010表达观察、感受和请求,孩子更接受。想孩子采取某种行动,试试非暴力沟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