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律含义:他律,与“自律”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他律是指非自愿地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
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他律是自律的制度基础。良好而严谨的制度和监督体系可以树立明确的行为标准和规程,使人们能预见到不规范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和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从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自律;可以说没有他律,人么就无法做到自律,也不知该怎样自律。
自律是他律的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制度体系中每个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够使制度体系得到最高效率的运行,从而使制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每个人都不自律的话,制度体系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自律含义:遵循法纪,自我约束。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没有它,一切纪律都会变得形同虚设。真正的自律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它会让你发觉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内心强大,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但他律与自律到底谁更胜一筹?
其实这个就要因人而异了,有的人会选他律或是自律所以还是要更具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下面我说说我的认为:我认为自律重于他律。领导干部需要自律,当代大学生要自律,民族素质提高更需要自律。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一定要具备一种自律能力。这样在某些情况下,人才能“出淤泥而不染”。目前,法律是日益在完善,可犯罪的人依然不见减少,其原因是不言自喻。所以说,自律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人有很高的自律能力,那国家的各种机器将不需存在,人人都将和平相处。反之,即使是在严格的法律监督下,人们也将是我行我素。
我再说一个自律的例子:柳传志的自律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自律还是要靠自己的自觉,无论是有他律的这个外因在,但是要充分的利用自律这个内因,要相信自己,定会成功。(点个赞和加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