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还是读自己?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读到这种语言就会觉得很过瘾,因为真的民间语言出来了。我小时候在眷村,听到一个妈妈骂自己的孩子,骂了一个小时,用词都不重复的,就觉得好过瘾,那个词用得简直像刀子一样,我觉得那是我最早的文学资本。

   小时候出入在乡间和市井,天生喜欢观察人和事物,我想我是见过真正的民生的,民间的东西很能打动我。我不是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以前甚至用“文艺”当贬义词来形容身边一些人,觉得你们那都是闲出来的,所谓闲愁闲愁,你看真正民间里的人,谁一天到晚的想这想那,他们要做事要劳作才能养活一大家子的,就像北方寒冷的天气会促成一种豪爽洒脱的地域性格一样,贫穷和艰难的生活也一样。就像蒋老师说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里,走到民间去采集民歌的人对老大爷说:“您给唱首歌吧!”,大爷很不高兴:“一不悲二不喜的唱什么歌!”他觉得很奇怪,莫名其妙哪来的歌好唱,那些来自民间的声音,他们发出来的时候,他们自己往往是察觉不到的,那一瞬间感情到位了情绪上来了,就自然表达出来了。当时我没看电影,只看到蒋老师举了这个例子,我就笑了出来,大概是真的感受到了那种原始而真实的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教会我去看历史,用一种不同的角度,不管是封建思想对人的约束、来自民间的原始情感、道德扭曲官僚腐败还是词藻堆砌走形式主义,不管一些东西创造出来是为了给帝王将相看还是为了迎合老百姓的口味,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老子说的有无相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原始的东西出来,才有了发展,有了发展才有成熟,成熟了才会被扭曲,不被扭曲就没有叛逆革命和各种各样的“运动”,凡事存在即合理,没有什么对不对错不错的。    对一件事情很热爱的时候,会感受到来自人性原始的冲动,没有限制,没有形式的框束,全靠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习是被动的,探索是自发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我几乎是讲不清那种感觉,我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里,忘了自己,忘了时间。    很多时候我觉得老师是在讲佛教的“众生皆苦,慈悲为怀”。    之前我不愿意回到家乡,不愿意和在我看来是思想迂腐的老一辈说话,觉得他们庸俗,觉得无话可说,自己虽然孤独,被当作另类还是很不好过。可我看到蒋勋先生讲的:

“看一个具体的人,要放到他那个背景那个时候去看,就能看到最美的东西。”

   这是老师对我不得了的影响。    我的确热爱来自民间深处的东西的,质朴,纯粹,没有废话和做作,最打动人心。然而却一直忽略了自己身边的一切,最真实的就在自己身边,太粗糙太强烈,我竟不自觉的觉得接受不了。人无好坏之分,大家的根基不同而已,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完成自我的方式就不一样,透过现象看本质,岂能不豁然开朗?不要去看人被社会同化被污染了的一面,而是剔除掉这一层脱不掉皮之后,看到人的本质,自然而然的心生对每一个人的善意,因为众生皆苦,你看到了因,便能包容其果,岂能不慈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样的道理,对大自然的追本溯源,感悟到自然规则,会被震撼,由衷的心腹信服,于是会明白,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相运而生,顺自然而活会成为一种不由自主,一种使命感,而不是强迫或自律。我自己本身即是如此,我也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随着日出而醒日落而归,生物钟和自然保持着一样的脚步,饮食归于清淡和原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形成了一种促使你更好的对待生活的力量。

“以往我对文艺的爱好是主观的,但是有了史学的训练之后,我开始把艺术文学,摆回其所在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来看,而不再只停留在少年时期那种浪漫的主观”。

   我之前觉得主观是愚昧,而在蒋老师眼里,主观是浪漫的。这样一位文学工作者,看待这个世界就真的有这么温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听蒋勋老师讲池上,看他的书,画面感很强很强。仿佛自己此刻就在那景那情中,蒋勋讲话不紧不慢,偶尔会自己讲着讲着就笑了,他笑我也跟着笑,心里觉得生出了深邃的敬意。

   看他关于池上的节目,我想只有真正把自己放入到了那个环境中,才能有他如此多如此真切的感悟。他在池上驻村一年半,而他讲话的姿态,像是一个来自池上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在讲,讲他的家乡,他的土地他的根。无法不为之动容,我见过稻田,见过农业,见过乡间巴里的人和物,那些都是记忆深处需要挖掘才能找出来的东西,随着慢慢的长大又淡忘了许多,蒋勋老师带我唤醒了它们,故为良师。看他的节目,只觉得,我知道自然美,没想到有这么美!我知道农业社会真实而朴素,没想到有这么能打动人!主持人悔之在讲话的时候,蒋勋低着头在数手指,看到这里我在笑,十足像个小孩,很可爱,所谓赤子之心,与年龄无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见即吾心,吾心即所见,这些对我来说不必去考证,因为我已经看到了。我之前思想很局限,很固执。觉得人要表里如一才对,殊不知一个大我往往由很多个小我组成,人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世间万物阴阳相生自生平衡,人也是如此。

   陶渊明尚以形影相对来论自己。一面追求出世,一面积极入世。包括我自己,看到身边也有一些人,出世和入世功共存。以前以为,这是不好的,其实这才是自然,真实,贵在保持这样的平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和个人的解放,而丝毫不影响我积极的参与到生活中去。朋友一面说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被世俗所捆绑;另一面又会因为他人对自己照片的评价而满心欢喜或是极不开心。而我自己,一面觉得众生平等,看人看事应要客观而全面,追求超脱的境界;而另一方面我又放纵自己对人有偏见,放纵自己的虚伪。

  出世的我,满怀温情,对万事万物都抱着美好的心愿,对每一个人都有善意的揣测,想细细体会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花一草,想孑然一身走遍广阔的世界,没有顾虑没有念想,随遇而安,不怕失去,不曾拥有;入世的我,终日奋斗,考证实习,要找好工作,要享受的好的物质生活,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好赡养父母,教育后辈,最好是要嫁个好人,组建一个完美的家。当我找到二者的平衡后,才发现了人生真正的美。

   束缚和解放是相生相矛盾的,不如将相互冲突而苦苦困扰你的事情,相融合,怀抱着悠远的心情,有出世的念想,同样可以好好做一个入世的人。一面是远离尘世的自我修行,孤独而绝世,另一面又生活在现实中,仍有克己复礼的羁绊。这就是人啊,多好。反而觉得有某种很有意思的东西在里面,不肮脏不腐朽,而是来自本质和根源的美。以前还觉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说的话,我总是只想听三分,殊不知这人在别的方面精通得很。

    因为蒋老师,打开了我对古诗词的新视角。在他笔下,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短短五个字几乎把我处世的核心诠释得淋漓尽致,“采菊东篱下”并不难,难得是“悠然见南山”的态度,我不会去纠结他说真的见到了还是假的见到了,对我来说,我懂得了即便是在一个嘈杂的世界里,也是可以保持心灵上的一方净土的,这便足够了。还有那部闻名中外的《桃花源记》,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生了二心,所有东西都不见了,于是“处处志之”也“不复得路”。这便是文人和诗词的魅力,很多时候我想,文学就是承载着历史,成为艺术,让后世子孙自行品味,哪来个标准答案,谁也不是当事人,再多的证据和考证,也抵不过一句“在我看来”。

  “它像一个船,那个船把你渡过去之后,你就可以忘掉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蒋勋老师将自己比作一条船,告诉我们留下对美的欣赏,忘掉美的启蒙。他是真正的将文学的艺术和定位恢复到真正对人和生命本身的关心和尊重上去的人。蒋勋先生大概不太在乎外界的人如何评论他,看过他的书就知道,他比谁都要明白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我们看一个人,不同的立场身份和背景,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他的书字里行间不愠不火说着话,只有就事论事,几乎见不到华丽丽的词语和氛围,就是说文学,把文学说给读者听。

   “柳宗元比韩愈更有激情,再激情就活不下去,所以他开始修炼自己”

     我自己就创作上基础基于初中语文老师的栽培,时常有矫揉造作,自小受了当代一些文流的影响,根深蒂固怕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喜欢民间、民俗、民生,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艺术,想要去深入,不太沉醉于高谈论阔和空想主义,我自己来自于生活的深处,虽然不能说是体味了民间疾苦,但也是有所见有所闻,希望心中存大视野,必然要尝尽生活致甜致苦,希望自己有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睛,那便是我的心。追本溯源,才会豁达,宽容、和坚定不移的信任自己。永远也学不完,反观历史,一切都不是偶然,凡事有因有果,自成一套规律,通透的感觉,美得无话可说。

    蒋勋老师有这样一种力量,就如那些喜欢他的人说,他适合作为一个文学和艺术的启蒙老师,唤醒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而刨根问底潜心研究的学问,就是修行在个人了。他为我对艺术和文学的欣赏掸去了灰尘,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这世上,心里都有一块净地,那些以艺术和文学为生的“家”和“者”们如何能理解得到我们这些必须要将生和活作为重心从而导致心灵难免钝化的无奈?所以我们看蒋老师的书,觉得浅显易懂,很舒服。我也希望自己能像老师那样,此刻能把自己的感情用最朴实的文字来表达得如此恰到好处,那种恰到好处是温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修短合度”讲美讲到这种地步就是没话讲了。

   我看他讲文学,学到的却是看世界的眼光。先生没有上帝视角,他好似一个活了很多遍的人,把所有阶级所有人性尽收眼底,谈起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信手捏来随心所欲,这是那些捍卫文学的人不能忍受的,而我作为小读者之一,即使看到了那些硬伤和错误,还是觉得要笑一笑,倒不如视作老师是借着半真半假的故事,讲出了实实在在的道理,不过终究是因为我尊重和喜爱蒋勋老师。

  “很多东西有的人他就是看不到,因为他不属于那个阶级。”



   现在很多人批判道德,某种程度上道德的确是束缚了我们个人,我们所反对的“道德”是被利用,被扭曲了的,而我一直想要的,是回归其本质,找到它最初的面貌,不加以个人主观意见,冷静而理性的看待和讲述,用最真实最简单的言语去唤醒身体深处对于一切事物的参透本质的力量。

   早在梁山起义,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颠覆封建传统解放个人的思想就已经在民间受到广泛推崇,西方也不断有宣扬叛逆思想的启蒙运动,民间喜欢这些角色,因为这是民间,民间才会有叛逆思想,逆统治者逆社会道德对个体的压抑。我来自这个阶级,所以我能看到这些东西,我觉得很幸运。这就说明自古以来那些东西根本就没有被动摇过,人本身就是群体动物,所以群体性强的问题是无法改变的,也因此对个人解放的需求从没间断过,这是一件好事。压抑催生出强烈的情感,留下来如此多的文学瑰宝,乃后世之福。

“如果道德本性被伤害了,任何政治都救不回来,你会发现这样一篇一千多年的文章,用在任何时候都那么切题,当然也说明一切最肮脏的东西并没有得到改善,人在道德上的坚持总是很容易动摇”

     常觉得自己孤独,是看到了人的本质乃虚无。又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孤独,精神上有太多太多不朽的东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经久不衰。   文化的传承真的很有意思,这里的文化可以是很多东西,某种精神,某样东西。作为看到了社会劣根和似乎无药可救的道德体制道德的年轻人,身边有这样一些不得不生活在现实世界同时又热切希望去推翻去改革的人,这之中有我的知己,有萍水相逢,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也有曾经朝夕相处如今已是路人的老朋友。历史长河中,兴衰沉浮,与世俗和伦常做对抗,一针见血的揭露愚昧和迂腐,追求解放和真性情,这样的人虽然总是少数,却也从未间断过。这是对后人的鼓励和支持,而对我来说,我看到这些隔着几千年的人却有相似的情怀在身上,被感动被震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想,人性的善与恶不管世间如何变化,一直在此起彼伏中保持平衡,不动不摇,形变而根不变,是好是坏,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以静制动是我慢慢学会的,自我完善的方式与小夏不一样,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反而乐在其中,知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相同又不同,时常要喷发出思想的火花。我将我们看作是两个不同的生命形态,冥冥之中的联系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我推崇理性,以理性待人处事,但是我时常希望自己的理性可以崩溃,我会去渴求那种抑制不住的情感,建立理性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很容易,而破而再立,似乎很难。与其说理智,倒不如说不想自己因为情绪太激动而失去了反省的力量,人在澎湃时和宁静时写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话,就是有天差地别,而把感情都收敛好后,才能真的触摸到平静的表面下波涛汹涌的东西。

    我写文章时常相互矛盾而不自知,以前都是往心里去了,最多也是写成日记,后来我开始写出来,一是因为的发现并接受了自身的多面性、复杂性,二是想表达自己,想借此多结识有相同见解的人。

    要寻找自信。

   “这是一种自我完整的自豪,而不是和别人去比较的生命圆满。”“站在日月天地间的人,自我的生命是完全的,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

  以前只顾着往前走而忘了停下来,现在停下来了,沉浸在宁静里,但我不是文化工作者,不是美学研究者,我是个积极入世的大学生,我要不断提升自己,所以还是需要启程,难能可贵的是,以后在路上的我会记得,时不时停下来看一看,悟一悟,如蒋勋言:“天地之大美,真的无处不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684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14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14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8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9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6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7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346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66评论 1 33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2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7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