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米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根据老舍《北京的春节》仿写一篇自己过春节的文章,勾起了我对童年家乡年俗的回忆。
印象里的年是从腊月十九开始的,因为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而那天也是孩子们领成绩单开始放寒假的日子,每次从学校回家,都看到家具上铺着大大的薄膜,母亲和父亲戴着帽子,把扫帚绑在长长的竹竿上,清扫天花板等各个平时不曾打扫的角落。“打扬尘”一来是为了让屋子变得更加整洁,二来也寓意着扫去一年的晦气,迎接崭新的一年。
之后几天,最忙碌的就是主妇们了,要准备各种年货。那时物资比较贫乏,主妇们得变着法儿自己做一些零食招待客人或满足馋嘴的小伢,比如熬的麦芽糖和大米花捏成“糖果”、和芝麻花生等做成切糖,比如炒花生、瓜子、蚕豆,比如炸米泡、大米花(冬米,冬读二声)、爆米花,比如腌生姜……当然也会买一些零食,比如玻璃纸包的糖果、多味瓜子、五香蚕豆等。买来的零食得藏好了,不然遇到我这样的馋猫,不等客人来,零食就被偷吃光了……
家里养猪的会请屠夫来家中杀猪,再用新鲜的猪血、猪肉做上一桌饭菜,派家里的伢带上一碗热腾腾的猪血去喊上村里的叔伯们来家里吃饭。父亲的弟兄和堂弟兄一共七人,今天中午你家,晚上他家,明天再换两家……热闹得很,弟兄们的情感就在吃吃喝喝里变得深厚。猪肉通常会腌一半、卖一半,卖肉的钱来年开学还可以做学费。
养了半年的鸡、鸭这时也要圆满了,以前没有冰箱,正月里又不杀生,所以会在这时杀一些拿来腌制,“丰年留客足鸡豚”嘛!最喜欢的是杀公鸡,我和姐姐从鸡脖子上拔下长长的羽毛,再与废弃的牙膏嘴和牙膏皮做成好看的鸡毛毽子,和小伙伴们一起踢着玩。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也有一顿团圆饭,与大年三十一样,不同的是菜式花样没有三十那天多。小年还有一项重要的事项,那就是上腊坟。村里同一家族的青年男丁相约去祖宗坟前,磕头上香烧纸钱放鞭炮,寄托哀思。
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仍然是置办年货,包括春节去亲戚家拜年的礼品以及亲戚来家里给他们的回礼,都要计算购买妥当,再拮据也不能失了颜面。
终于到了孩子们日夜期盼的大年三十,早上起来主妇们就忙忙碌碌,准备年夜饭需要的各种食材。母亲通常会在头天晚上就开始列菜单,算计着还缺些什么,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一项项准备。下午三四点光景,厨房里就热火朝天了,这时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要在院门、大门、二门、厨房门口都贴上红对联,要在院门口挂上红灯笼。
五点钟前后,随着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陆陆续续开始了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团圆饭。桌上摆满了平时难得一见的鸡鸭鱼肉,酒杯里斟满了白酒,火锅里必定会放着许多象征着“算计”的蒜头,当然还有两只象征着“挣钱能力”的鸡爪,称之为“挠钱手”。大家吃着喝着,说着吉祥话、祝福语,母亲忙着给大家夹蒜头,“挠钱手”是给家里的顶梁柱留着的,希望来年能多多挣钱。象征“年年有余”的那条鱼一般是不动筷子的,然后一直放到正月十五才能吃,美其名曰“听话鱼”。
吃完年夜饭,男人们带着孩子,提着灯笼,开始串门。主妇们则在家招待来家串门的客人。这时拿出装满各色零食的“桌盒”,给客人倒上茶水,大家互道几句吉祥,唠两声家常,客人就会离开去另一家串门。串门的人通常八点之前是要回到家里的,因为家人要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往往熬不到新年钟声敲响就累的睡着了,伢们可最期盼倒计时的钟声,因为意味着又可以开始一轮烟花爆竹的燃放。
初一早上,大家早早地新衣新帽穿戴整齐,吃完饭,又开始家家户户串门拜年。这次串门可有讲究,来家串门的第一个人往往决定了这家人一天的心情,因为有种说法,如果来的第一个人或走在众多人头里的是个小青年或小男伢,那么这家今年将有好运势,如果是个女孩,那么一年都走霉运。所以一般出去串门的如果有女孩,必定由父兄陪着一起,而且要走在后面,我就是这样随着父兄去串门的。伢们说着“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回去的时候兜里甚至连衣帽里都会塞满红包和零食。
偶尔的年份,会有走村串巷的舞龙狮队到村里来,经过各家各户门口,家家都要拿出一些烟、糖果之类以感谢他们带来的祥瑞之气。父亲和叔伯们曾经自己组建过一个舞龙狮的队伍,不过从我记事起似乎没见他们演出过,印象深刻的倒是那个狮子头一直放在老屋堂屋的阁楼上。
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只胖娃娃”唱的就是女儿回娘家的情景。之后就是去其他亲戚家拜年。无论去谁家拜年,礼品里必然有一款叫做“糕”的食物,而主人必然会把这条“糕”还给你,叫做“高来高去”,另外主人还会拿双袜子作为回礼,因为袜口向上,寓意“天天向上”。
一般初七八亲戚走得差不多,大家就宅在家里吃吃喝喝聊聊,伢们写写作业,正月十四可是要开学报到的日子呀。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再次吃上一顿团圆饭,要吃元宵,还有一种叫做“欢心团子”—用糯米做皮、肉豆腐芹菜之类做馅儿包成的包子一样的食物。
过完十五,春节也告一段落了,大家都回归本位忙碌起来,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忙忙碌碌一年后,将是一个更加喜庆祥和的春节!
远嫁他乡,第一次过年因为吃完一顿饺子而迟迟等不到年夜饭时的失落感现在想起还每每让我感怀,更别提还有其他风俗的不同了。虽然家乡的年俗有一些稍显愚昧甚至是迷信,但我仍然热爱着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