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人 宋艳俊 平顶山郏县 坚持分享第341天 2018、7.20
每个孩子各有各的性格特征: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心灵手巧,有的笨手笨脚;有的孩子从小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精明能干;也有的孩子喜欢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里飞翔,样子宛若梦游……孩子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我们知道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是万有引力的发明者,在事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他却不注意生活细节,为了实验竟忘记了请客人吃饭,客人把准备的饭吃个净光,牛顿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事,却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记得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尹建莉老师的女儿生活中有些细节很像牛顿,比如:玩得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画册,忘记了写作业……但是尹建莉老师并不是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不留情面地批评一顿,而是给予女儿“像牛顿一样”的褒奖。这在孩子心中既是一句玩笑,也是给孩子一个观念,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是名人,也是一样!
想想生活中自己的孩子也往往是这样,看电视忘了吃饭,玩游戏忘了写作业,玩玩具忘了睡觉……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能不能像尹建莉老师那样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缺点呢?我们能不能用“像牛顿一样”的语言来褒奖自己的孩子呢?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