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国家教育部部长提出:继续贯彻执行“减负“政策,减负有困难,再难也要减。在学校,教师要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多出一些“师生友好型“的题目,不要出偏题和怪题。在家里,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做到;孩子不做的,家长一定不做;家长做不到的,一定不要孩子做;孩子要做的,一定要理性地引导做。
“减负”口号喊了很多年,可好像越减负得越多啊。
我们上学时,没有校外补习,没有家长辅导,也没有网上“一对一”,26个汉语拼音学几个月,假期作业用本子数,80后的我们仍拥有了不可磨灭的童年美好记忆。
现在的孩子,课上內容简单了,练习也少了。可若没有家长辅导,校外补习,孩子的学都白上了。大头的作业留给了家长,甚至有的家长急出“脑溢血”
我开始贯彻执行“减负”,幼儿班没教过孩子算术,没教过识字。可结果一年级期未考试卷子上一大半字不认识,二年级算术还掰手指头,到现在拼音还不全会读。
可能是小儿资质不行,本以为孩子完成老怖作业,再加上平时看看书,就能有不错的成绩,谁知吃大亏了。一二年级没学好,对学习没有了信心,现在本着“笨鸟先飞”的原则,努力追赶,在我的压力下,终于赶到了中上等。
不敢想象,我继续跟着“减负”,儿子的学习还有将来吗?
一日教育体制不改革,高考都是挤独木桥,要过桥,头要破,血也要流,只是早晚问题,越早越沾光。
“减负”口号要喊,但不能全信。我们没有资本,没有“北上广”户口,没有“破格录取”的秉赋,没有“给孩子未来”的爹妈,“笨鸟先飞”,“没伞的孩子必须奔跑”,辛苦了,孩子,你仍要负重前行。
这是我对“减负”的体会与感受,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