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名副其实的雨季。每每七月,关于雨的记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窗外雨潺潺,夏意阑珊
七月至,长假到,雨季来。读书时,七月长假,小屋是我的精神一隅。端坐桌旁,听风观雨,“窗外雨潺潺,夏意阑珊”,2009年的七月之末,我在qq空间签名处写下如上诗句。雨后必是浓夏,七月出,八月到,立秋即在不远处招手。何不珍惜眼前雨景,让清洗的绿意装点曼妙的生活?
暴雨之后
大雨总在午后的烈日褪去光泽时如约而至,或者说是暗涌的云层密谋要篡夺占据天空的权利,低飞的鸟巢,从天线到梨树的枝干,何枝可栖?执笔的人啊,也只有在雨珠感念灵魂的那一刻,文字才能自然地流淌。
2018年7月,仍是在小屋内,伏案读书,偶遇一场大雨️️。何枝可栖的思虑缠绕心头,雨随心动,心随雨落。
细雨初歇
今晨又见七月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十年前轻盈心境不复,两年前无处安放的思虑不再。不盼雨歇,不望雨落,雨自然有歇有落,心中是满是定也是新。
《虞美人·听雨》
北宋 蒋捷
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写道:“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