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的都知道,中医的五脏六腑,除了包含西医所说的脏器实质性脏器外,还包含这些脏器的一切功能。这句话的理解有些费劲,学中医的有时候容易将中医所说的功能都搞混,学西医的理解就比较费劲了,不是学医的,来理解更加费力。
比如说,胆火过重的病人口苦,西医B超检查胆囊又是正常的,中医就会讲,胆囊没问题,是胆囊的功能出了问题,胆气淤积,化火了。这样来解释,让人又会产生疑问,“胆气是什么东西?”越解释学西医的越糊涂,越认为中医不科学,越认为是再捣糨糊!
我曾经给一个搞技术的高级工程师看病,我刚开始切脉,他就一副不屑的口气说,“你们中医切脉完全就是骗人的,就这么一段血管,你能摸出病来?笑话!”
我笑了笑,“你们搞技术的,检查设备哪里出了问题,难道一定要将设备拆开了一样样检查,才知道问题之所在?我看高明的修理工,听听声音,用万用电表在设备的一些地方测一测,就知道哪里出了毛病!中医的切脉不相当于你们手中的万用电表?只是你没有系统的学习了解罢了!”
他笑了笑,“我看中医看了上十年,没有那个中医能连续回答上我的5个问题,所以我不信中医。”
“那我们今天来试试,你有问题尽管提!”我也不服输。
切完脉,我告诉他,“你的胆囊壁毛糙,按照西医说法,你患的是慢性胆囊炎。按照中医诊断,你患的是胁痛。平时经常口苦,右胁和背部经常不舒服!”
病人的第一个问题来了,“胆囊在右侧肝脏的下面,胆囊壁毛躁为什么会出现背部不舒服?”
我笑着说,“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各自连接着脏腑,当脏腑出现问题时,经脉中经气的运行就会出现异常。比如你的左关脉象郁涩,反应足少阳胆经不畅,这就好比用万用电表测量发现短路了一样。而胆经的循行以身体的两侧为主,同时绕行至背部肩胛骨附近,所以慢性胆囊炎的病人,胆经经气不畅,容易出现两侧胁痛,背部也容易出现疼痛,经气郁而不畅,容易上火,荣易出现口苦……”我指着电脑中的足少阳胆经循行图仔细的给这位高级工程师讲解,患者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是接着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你们中医经常说上火,人体内的火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上火?”
我想看到这个问题时,学西医的也一定想知道答案,学中医的想要描述清楚“火是什么东西”,也很困难。
是啊!人体内的火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所有的中医书籍中,均提到“火”这个概念,既然这麽多的火,那它是啥样?为什么没有具体的描述?人体为什么会上火?怎样来理解人体的上火?
我给这位高级工程师讲:“你们搞电气化工程,电线短路了,会发出电火花!电灯泡中的灯丝也是在短路的状态下,发出光的!在自然界中,‘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火,比如做饭、点香烟、烤东西等等。火的本质,是能量的一种转变方式。比如木材燃烧,由碳与氧分子结合,燃烧后转变成二氧化碳,同时以火的形式释放能量。灯泡将电能以火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所说的‘上火’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在体内异常分布,积蓄在人体一些部位,最终以特定的形式释放出来,释放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上火’。火是人体精微所化,是营养物质积蓄、浪费的结果!你的胆经不畅通,能量郁积在胆经循行的部位,所以出现上火了……”
老工程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第三个问题来了,“既然是能量的聚集,异常堆积应该都属于实证,为什么又有虚火、实火之分呢?难道能量堆积到这里,不是实证,还是虚证?”
我笑了笑,接着解释道:“如果我们单纯地分析火,均属于实证。因为火就是能量的堆积,眼睛所见的的确是实证,但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医讲治病必求于本。如果从治疗的角度,分析火的形成原因,则可以分为虚火和实火!比如:夏天,如果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西瓜,大家都有西瓜吃,种植的西瓜吃不完,最终堆积腐烂,这样的浪费属于生产种植过剩,属于‘实’。但如果种植不是过剩,而是因交通不便,西瓜不能从种植地运送到全国其他地方,种植西瓜的地方吃不完,没种植地方没有吃的,吃不完的地方腐烂、浪费,属于‘实证’,但从全国来讲,这是‘虚证’。人体上火的虚实如果这样来理解,就好理解了。如果营养过剩,天天吃牛羊肉,吃高热量食物,营养在体内利用不了,储存又来不及,最终以‘上火’的形式释放,这就是‘实火’。如果人体的营养物质因为许多原因,不能被合理利用,一些地方缺乏,一些地方堆积,以‘上火’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虚火’。‘实火’的病机很简单,火发出来,浪费掉这些营养物质,身体建立新的平衡,上火自然就好了。‘虚火’的病机较为复杂,根本原因没解决,则不会好转……”
老工程师若有所思,没再继续问下去了,只是说“你开方下药吧!我看了十年的中医,可这是第一次吃中药!”
如是我写下了如下处方:
柴胡15克 黄芩15克 枳实20克 竹茹25克 川楝子15克 延胡索20克 防风15克 伸筋草20克 生鸡内金20克 玄参20克 生牡蛎20克 生甘草10克 三剂 水煎、内服、日一剂、分三次饭后服
简单的对处方分析一下:
柴胡疏肝,从左侧升发人体清阳;黄芩清胆火;枳实、竹茹降胆气;川楝子、延胡索为
经典配伍,能泻肝胆之实火,行经络之郁气;防风配小伸筋草,防风引药入背,小伸筋草解筋肉之痉挛,两者相伍,能治慢性胆囊炎所致背痛;鸡内金能消胆囊内壁之毛糙;玄参配牡蛎,补养被胆火所伤之肾阴;甘草调和药性。
通方疏肝利胆为主,兼顾梳理胆经之瘀滞、胆囊内壁之毛糙,标本兼治。
在这个处方中,也体现一个“降”的思路,即降胆气!
枳实配竹茹,非此二味,则胆气不降。
胆气不降,向上返流入胃,形成胆汁反流性胃炎,即中医辩证的胆火犯胃;再向上逆,胆火扰隔,形成“胆火扰心”之变证。
胆气之降,依附于胃气,胃气下降,则胆气也随之下行;胃气上逆,则胆气也为之上逆。胃以降为和,胆气也是以降为和。
故,凡胆之病变,通达一个降字,则大法已明。
六腑以通为用,胆府也是以通为用。
胆府不通,胆气淤积,胆汁长期积蓄,化为沙石。
胆结石之治疗,通过降胆气、清胆火、养肝阴,则沙石可化,大可不必受手术之刑。
“胆主决断”,临证之时,凡将一个问题反复询问四五遍的患者,其决断之力必不强,此类病人,胆府必然长期瘀滞,胆火必然较重。
观病人之言行,就可以对病机做出初步判断。
中医四诊之望闻问切,闻者闻气味、听声音,临证时听患者说话之声,观其逢事优柔寡断之性,即可为其病机下一初步诊断:胆气郁结。
诊病如同破案,患者的一言一行,皆能反映其内心状况,反应五脏之虚实盈亏。例如肺火亢盛之人,干事情较有魄力,但因为肺属金,金能克木,肺火旺则肝气受到克制,而肝主谋略,所以此类人,魄力有余,谋略不足!
上面这位高级工程师服完三剂药后,背痛大为好转,继续服用三剂,背痛完全消失。此后他自己也开始读一些中医方面的书籍,借用他的话来说,“不是中医不行,是使用这项技术的大夫没有钻研透这门高深的技术!”
我时常想,一个搞电气化的工程师都能对中医“火的实质”提出质疑,哪些高校任教的教授们为什么不能将中医的理论进行系统、清晰的阐述?是中医太深奥?还是我们搞中医的没有深入的思考?满足于几个有效的验方就能成为中医大夫?能看好几个常见病就被称为神医?
我时常有一种感觉,中医这门技术的潜力非常之大,它就好像是一把“屠龙刀”,而我们大多学中医的人,不会使用这把屠龙刀,有的用来杀鸡,有的用来杀猪,有的甚至用来挖泥土……口中还不停的抱怨,这玩意杀鸡没有菜刀顺手,杀猪没有顶红刀的长短合适,挖泥土还没有锹好使!该扔掉!该废掉!
有一句叫做:“人笨怪刀钝!”中医目前的发展处于一种特殊时期,那些整天叫嚣废除中医的人,抱怨中医无效的人,其实更应该做的工作是静下心来沉思,是自己没有入中医之门?还是真的中医这把屠龙刀太钝了?
文章转载自:明灯医学官网,古医学实践人! (公众号 明灯医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