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国——怎样画兰花的花头

实物兰花

    首先观察兰花花瓣,有大小,宽窄,曲直和朝向的不同。

花开有先后,下边的花先开,上边的花后开,下方花朵之间的距离也会较大,而上方也会挨的更紧密

墨分五色

一、墨分五色概念浅析

墨分五色”是作为一种国画创作技法,是通过水来调解墨色的浓浅干湿,进而呈现出多样色彩。一般认为,青、赤、黄、白、黑五色,合称五正色,简称五色[1]。

      在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如何提升作品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甚至提升书法作品的色彩感,是书法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重点。探讨“墨分五色”在书法艺术的应用功能路径,对于推动书法艺术创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墨分五色”的理论起源“五色”作为对颜色的统称,最早出自《老子》。在中国的美术辞典中,对于“墨分五色”有着明确的定义,即通过水量来调解墨色,进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中国国画素有“丹青”之称,就是“墨分五色”在绘画艺术中的直接体现。通过不同浓度墨色的运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层次和效果,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代表性特点,通过不同浓度的墨色,可以有效展现明暗、色彩等绘画要素,实现绘画场场景与绘画元素的有效表达。

      墨分五色概念的提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墨分五色的观点,他说:“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

    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飏,不待铅粉而白。山不等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根据张彦远的说法,“玄”是能生五色的颜色,是五色得以成立的颜色。墨是黑色,是最接近“玄”色的颜色,而且加不同量的水作画,可以生成干、湿、浓、淡的墨色。

    大家可以自己取墨在纸上试一试。

先去不加水的墨画一笔,然后再用笔尖再笔洗蜻蜓点水点一点水再试一笔,重复画一笔点一点水,再画一笔,这样就能看出墨色层次的变化。

双勾兰花的画法

注意花瓣的大小,遮挡,姿态
双勾兰花各个姿态

要点总结

写意兰花的画法

写意合个姿态
点花心的方法

可先画第一个花瓣,第一个花瓣可交代出来整个花头的朝向

用笔方法:中锋用笔,笔尖入纸,在花瓣三分之一处按笔,然后轻轻抬笔。整体运笔轨迹属于提按提的行笔过程。

      画出来的花瓣形状是两头尖三分之一处圆润一些。花瓣整体形态偏修长一些,切记不要画太过于臃肿。

      造型:盛开兰花五个花瓣,且有正反偃仰之分。注意花瓣与花瓣之间的空间安排,空间要有聚有散,不可一致。  注意花瓣的花瓣末梢至花心处的粗细长短变化。 注意花瓣与花瓣之间方向变化和姿态。

  3.墨色变化:画兰花墨色要淡,加水调成淡墨,笔尖稍微蘸点中等墨色,然后把笔尖稍微在盘子里调一下,让墨色更加自然一些。

  4.点心法:山字点心法(三字点心法)和四字变格法,(注意点出颗粒感用笔不要太过轻飘或者厚重)根据兰花的正反偃仰变化灵活应用。

        构图:左侧构图,构图不可太满,要注意留出空间。

下图例绘画:先用墨色画出兰叶部分,注意叶子之间的穿插。然后加入兰花,画兰花时先调出淡墨的颜色(也可以用花青色),笔尖再蘸取中等6色,一定要注意单个兰花之间的空间排比,以及整株蕙兰之间的疏密变化。最后加上花盆与底座,注意墨色变化,花盆选用重墨,底座可用焦墨。

7.①上节课兰叶口诀:一笔长,两笔短,三笔破凤眼,四笔交鱼头,五笔六笔攒根走。  ②撇叶易错点:a.发叶方向相似导致的平行;                b.注意攒根

可根据上面的注意事项画一副兰花作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