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转型到初中,学习的节奏加快,在慢慢的适应过程中,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时间都去哪了?(我想这也是每一个写作业写到假期最后一天的学生想问的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寥寥数字,却为无数人之大忌。它可使知心朋友反目成仇,从此绝交;它可使亲人之间突然疏远,晚辈当场六亲不认……尤其在当今,为无数人不敢提及的事情,一言而惊天地泣鬼神。没错,它就是——作业写完了吗?”
“每当假期最后几天,若是四下无人的时候,我都会静静地望着远方,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还有作业。”
每当开学的前几天,这样话粗理不粗的段子层出不穷。不过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们只出现在开学的前几天呢?因为——放假的前几天会有多少人记得“作业”二字怎么写吗?
假期前几天在四处旅游,组团打游戏的学生们,经常出现假前很开心,假中很走心,假后……很伤心的情况。为什么?时间没有规划。时间没有规划的人,宁可开学前一天晚上多写一小时,也不愿把放松、娱乐的时间挤出一小时来写,结果就是“开学两行泪”。仔细一想,若有安排时间的意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或许,开学会不那么仓促。
合理安排时间,让假期的前几天多多分担假期最后一天的作业量,或许可以使开学不那么仓促;把作业分摊到每一天,劳逸结合的度过假期的每一天倒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么一想,时间的安排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而学习成绩的差距,或许就决定于对时间的利用,因为学霸总能抓住其他人的娱乐时间来学习,他才会是学霸。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部分人”有“时间”来安排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