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的老家在吉林的腹地,由于属于半山区环境,一年四季都非常明显。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季。
老家的冬天天寒地冻,透过霜花的缝隙看鹅毛大雪,满目都是洁白,满心都是新奇。
小时候,穿着大棉袄,二棉裤,大棉鞋,狗皮帽子,围脖子,手闷子等防寒设备,无论多大的雪都挡不住孩子的玩心。
那会儿,雪很大,很厚,有的时候,不太大我可以站在雪面上奔跑,而雪不坍方。有时候,孩子们把一尺厚的雪用铁锹割成块,搭个小院落或者房子啥的过家家……
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有雪花,有踏雪的吱吱声,有厚厚的冰,有玉树琼枝的树挂,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梦幻世界。
在东北,看雪和玩冰并不是很奢侈的愿望,因为雪和冰是东北冬天的主元素,到处都能看到被洁白粉饰的人间。在众多北国风光中,吉林松花湖畔早上的雾凇,哈尔滨十二月中旬以后的冰灯,以及以雪为最的雪乡,都是在寒冬能够展现东北唯美景观的圣地。
雾凇和冰灯我很久以前就去看过,唯独雪乡一直相约不相见,几次想去的时候都因为临时有事而被搁浅。
雪乡,因雪厚,白,美而闻名遐迩。原本是佳木斯海林市一个普通且封闭的乡村,四周有山环围,因地理构造导致小环境气候,每年大雪封山的日子很多。过去,大家日子过得不好,穷的饭都很难饱腹,很少有人有心情欣赏她的美,倒是抱怨很多,鬼天气,穷地方,闭塞。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了,路也修好了,车也通了。渐渐地,她就像一块瑰宝,一个处女地,被越来越多人喜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驴友和摄影爱好者,她的美在外来者的传播下成了东北最著名的景点~雪乡,林海雪原。
雪乡走进我的视线是因为她的负面新闻报道。游客反馈雪乡泡面60元,炒肉228元等,同时还配有雪乡图片(如下)
美丽的雪乡夜景
说实话的确很美,尤其是没有看过大雪的南方人,东北冬天必去的就是雪乡看雪,哈尔滨看冰灯。这两个地方,会给缺雪与冰的南方人带来惊叹和欢呼,一定不虚此行。
但是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吉林人来说,雪乡就缺少了不少魅力,因为足不出户,我就能看见一切关于雪的美色。
如果不是出差路过,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去千里之外的雪乡观雪。
出差鸡西返程时,我想顺路去看看镜泊湖。冬季的镜泊湖本没有啥太多风景,我只想看看广阔的水面。在那里给自己的足迹做个标注。
到达镜泊湖已是下午2点,天阴得很厉害,周围的树木叶子早已掉光,萧瑟中带着灰色,配以黑褐色的火山岩石,整个世界缺乏生机。
门票100,两个人200,这个季节依然不打折。饥肠辘辘的我们本想吃一顿饭再溜达,可是一个鸡蛋炒木耳居然36。
撤,我和同事异口同声。
因为天气不好,只能在路上再住一夜。商讨后决定,下一站,雪乡。路程100公里。即使此时不是看雪的季节,到那里感受一下也好。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也好。
阴天盘山公路很不好走,快到雪乡的时候下起了小雨。同事的大姨姐是搞旅游的,有她的关照,入住吃饭的价格都很亲民。
到达雪乡
雨中雪乡
热乎乎的小炕
简单的晚餐
不是很贵
晚饭后,雨越下越大,身处雪乡我的满脑子却全是雪。小炕很热,屋子也很热,打开窗,雪乡看雨,也别有诗情画意。写首诗吧!于是我平生第一首入选简书《诗》的作品诞生了。
跑了一天的路,同事手握着抖音睡着得很快。我把他安顿好我也早早睡下。半夜十分,却被同事兴奋的声音和动做弄醒。
他推醒我。大哥,快看,下雪啦。
我猛起身,从他拉起的窗帘向外看去,哇塞,真的是下雪了,还不小啊。我们都说真幸运啊,这是意外的惊喜啊。
第二天早上,早早起来,满目都是银白,满目都是惊喜。漫天飞舞的大雪把整个空间划了一道又一道。灯笼上,树上,栅栏上,屋顶上,大山上……全是愉悦的景色。漫步雪中,穿梭在玉树琼枝之间,一切就如同梦境一般。
雪乡一夜,季节的精灵雪和雨,在同一天夜里与我邂逅雪乡,这是老天给我厚道的回赠。
感恩这场意想不到的惊喜。意外的得到就是幸福。
快乐小朋友
雪乡人家
我的脚印
鸡脚印
中国雪乡,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