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为疫情原因小学还没有开学,在家里有空的时候,我就给孩子辅导一下习作。
我万万没想到,当习作是想象类作文的时候,孩子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家孩子刚上三年级,习作还是初学阶段。写人要通过一件事突出这个人的特点,写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写景要有观察有细节有感受,这些要求对他来说,觉得难、不爱写,这都是正常的,我有心理准备,所以辅导得都很细致,也给足了耐心。
三年级下册有2个单元的习作是想象作文,第五单元是“奇妙的想象”,给了几个参考题目:一本有魔法的书,手罢工啦,躲在草丛里的星星,假如人类可以冬眠……
第八单元是“这样想象真有趣”,要求以一种动物为主角,并且启发道: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者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会发生什么奇异的事情呢?
我本来以为这一类是最好写的,没想过多的辅导,生怕破坏了他的想象力。
结果,孩子却很长时间都想象不出来。不是写不出来,而是想象不出来。给我急得啊——不就是胡思乱想吗,你倒是大胆想啊!
没有主题限制,没有太多的框框,写的又是故事,特别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喜欢漫无边际的想象,符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听了、看了很多故事,你哪怕把看到的动画片、故事书,借用一点儿过来,再加几句自己的语言,也行啊!
可是孩子怎么想都不够有趣,都局限在现实生活里,离我印象中的小孩子那种离奇绚丽的想象,差得十万八千里。
我说:“你看这些题目,随便哪个都能编出来一个故事。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可以写,宇宙发生了大爆炸,有一颗星星坠落到了地球上的草丛里,这颗星星想方设法回到原来的地方。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可以写,未来的科技发达,人类可以冬眠,有了治不好的病,就先让他冬眠,等哪一天医学可以治愈这种病,再把他唤醒。
写动物,你可以写最喜欢的恐龙,就写恐龙复活了,正好这时外星人来攻击地球,恐龙把他们赶跑了,保护了地球。”
我滔滔不绝,孩子满脸的惊讶,张大了嘴,忍不住说:“啊,作文还能这样写?这也太不可能了吧!”
“怎么不能呢?习作要求又没有什么限制,大胆想象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你不知道有一部小说叫《三体》,那里面有一个星球,上面有3个太阳,把人都烤干了。还有一个外星人用了一种武器叫“二向箔”,很快就把太阳系变成了一幅画。你看人家作家的想象多大胆!”
“外星人?”这下他兴奋了。
“妈妈,真的有外星人吗?
外星人都长什么样子呢?
外星人生活在哪里呢?
外星人比咱们地球人厉害吗?
外星人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
“我哪知道这些啊!这些都是很前沿的知识,只有专家才能说清楚。给你找本书吧——《给孩子讲地外文明》。”
02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李淼教授,他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在丹麦、美国学习、研究、工作过,还在中山大学建立了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
《给孩子讲地外文明》这本书就是给孩子们讲解关于外星人的知识的。
“究竟有没有外星人”,想回答这个问题可没那么简单,要抽丝剥笋,深入研究。
先了解咱们人类对外星人的猜想,搜寻外星人的历史(第一章:我们对外星人有多少猜想),
再了解咱们人类是怎样出现的(第二章:地球是如何发展出智慧生命的),
以及为什么能出现(第三章:生命的出现需要什么条件),
最后了解人类在探索外星人方面的努力和进展(第四章:我们在地球之外找到了什么)。
书里还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一些关于外星人的书、电影,地球的发展,人类的进化……
李淼教授不仅自己专业水平高,而且特别擅长把这些高深的专业知识讲给小孩听,所以你不用担心读不懂。
03
作为一本大科学家写给小朋友的科普书,这本书有3个鲜明的特点:
知识专业丰富
语言通俗易懂
图片准确幽默
(一)知识专业丰富
讲地球外的文明,涉及到很多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人类学、化学的专业知识,这在本书中都有提及,并且是简明、准确的表述。
我们人类的大脑又叫“三磅宇宙”,为什么呢?因为它真的和宇宙一样复杂。
我们每个人差不多有1000亿个神经元,这个数字和整个银河系中的恒星数目差不多。
20世纪发生了三大科学革命: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很多物理学家一同发现了量子力学,以及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三大起源问题:宇宙的起源问题,太阳系的起源问题,生命的起源问题。
地球上的碳基生命的出现必须有三大条件:液态水、固态行星、大气层。
人们估计,银河系里有差不多1000亿颗恒星,而允许生命存在的行星多达1亿颗。
天文学家有2种方法来发现系外行星:凌日现象的方法,多普勒现象的方法。
我们在寻找超级地球,因为超级地球有2个地方比地球优越:第一,更大的万有引力使大气层更稳定,水更不容易蒸发;第二,科学家发现,具有岩石的超级地球上的板块比地球更活跃,这就会使超级地球的环境稳定,适合生命居住。
我印象深刻的是讲人类的进化史部分,讲了智人(就是咱们)最终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统治者,直立人的一部分变成了智人,科学家发现最早的直立人叫南方古猿,我们人类和黑猩猩在血缘上最近。
也讲了生物学上的分类:种、属、科、目、纲、门。人和猿同属于“人猿总科”,猴子和人同属于灵长目。
最后还配了一幅树状图。
就这样把生物学上的划分,给清楚地捋了一遍。
(二)语言通俗易懂
这是一本科普书,就是说,讲的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比较难,就要考虑怎么讲,才能让普通人——尤其是这本书的主要读者群——孩子一读就懂,那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既要易懂,更要准确。
比如讲到外星人的通信设备时,提到了量子传输和量子通信。说这是一种“神出鬼没的传输技术”,用一个仪器将你扫描一下,将得到的信息发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的一架仪器瞬间就能将你复制出来。
量子物理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如果详细讲,一是没必要,而是太艰涩,这么短短的一句话,通俗易懂。
比如讲到地球所有生命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DNA和RNA时,RNA的结构和DNA的结构很像,但是RNA可以自我复制,而DNA不能。为什么呢?
书中举了印章的例子来解释。将印章沾了印泥后盖在纸上,纸上出现的文字和印章正好相反。而RNA的两条螺旋,其中一条就像印章,另一条就是印章盖出来的印。
生命遗传物质是很高深的学问,DNA,RNA又是很专业的术语,别说给小孩讲,就是给我这种学文科的大人讲,我也听不懂。但是李淼教授用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举例,小孩子就一下明白了,真称得上是深入浅出。
(三)图片准确幽默
书中有较多的图片,有的是资料照片,有的是手绘。其中有这样一幅图,让我忍俊不禁。
这幅图中画了太阳的几个行星,标出了它们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距离,作为科普书,这样的配置很正常——用图来帮助理解,更直观鲜明。但是这幅图中除了数据,还给几个行星加了“台词”。
这幅图上,水星、火星、金星都愁眉苦脸。
水星说:“我是水星,却没有水,还最热,我想要个冰箱。”
火星说:“早晚温差太大,白天短T恤,晚上羽绒服。”
金星说:“太热了,下辈子能让我成为地球吗?”
只有地球笑弯了眉毛:“我的平均温度是15摄氏度,是人类舒适的宜居带。”
这幅图一下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正合适,适合人类生存,也让人明白了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什么条件下才能有生命。
04
如果仅仅具备这三点,这本书还不会让我心生敬意。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有价值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在回答“有没有外星人”这个问题上,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寻找外星人、了解宇宙,对于我们人类审视自身的意义。
(一)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给孩子讲地外文明》这本书的内容,就是对“有没有外星人”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但是,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有或没有就能回答的。
李淼教授在这本书里,用科学的审慎,清晰的思考,一步一步解释给小孩子听,一步一步给小孩子展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经过哪些思考。
首先,我们要回顾历史。
看看我们对外星人都有什么样的猜想和探索。我觉得这一步好像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搜集资料,做文献综述啊!
其次,我们要看看地球上是如何出现人类的。
因为我们要探索别的星球上是不是有外星人,就要先知道生命出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而要知道生命的出现需要什么条件,就要看看人类是怎么在地球上出现的,有哪些条件才出现的。
然后,我们要看看生命的出现需要什么条件。
我觉得这两步就好像,先找一个例子,研究这个例子的情况,然后由这个例子推而广之,得出结论。这一步其实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认识研究个别事物到总结、概括一般性规律的推断过程。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般,都存在于个别、特殊之中,并通过个别而存在。一般都存在于具体的对象和现象之中,因此,只有通过认识个别,才能认识一般。
人们在解释一个较大事物时,从个别、特殊的事物总结、概括出各种各样的带有一般性的原理或原则,然后才可能从这些原理、原则出发,再得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
这种认识秩序贯穿于人们的解释活动中,不断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从对个别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对事物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
最后,看看我们对寻找外星人所做的努力。
这其实是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前景展望。
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小孩子很有引导和启发意义,让孩子也学着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二)人类审视自身
书中在最后提到了“暗淡蓝点”和终极灾难,这让我很受触动。
在一张航天器旅行者1号在距离地球64千米之外拍的照片中,地球只是一个肉眼可见的暗淡蓝点,而这张照片,才只拍到了太阳系,而已。可见地球是多么渺小,人类是多么渺小。
著名天文学家萨根说:“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互交往,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暗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而终极灾难是指:大约50亿年后,太阳燃烧到最后成为红巨星。那时候,地球上的海洋将彻底蒸发,我们不得不离开地球,寻找新的住所。
我们现在整天提环境保护,说要爱护地球,我觉得都没有这2张照片令人震撼。
05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深思:
李淼教授作为一个大科学家,为什么要给小朋友写这样的科普书(而且不止一本)?
仅仅是为了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还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
给孩子讲这些,他们能懂理解吗?是不是早了一点儿?
我忽然想到曾经有一张Facebook的小扎给孩子读书的照片火爆全网,他读的书是《给宝宝讲量子力学》
我明白了这本书的价值,正像书的封面印着的那句话:
大科学家讲给小朋友的前沿物理学,
带孩子仰望星空,理解生命的无限可能。
温家宝总理写过一首诗《仰望星空 》。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大科学家,也要从小培养。
只有从小带孩子仰望星空,
他才能理解生命的无限可能。
读《给孩子讲地外文明》这本书,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外星人,探索宇宙,更为了寻求真理、敬畏自然。
最后,这本书适合谁读?
三年级以上可以自主阅读,
低年级以及学龄前的孩子亲子共读,
其实,对外星人感兴趣的所有人,都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