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时期老子骑着青牛途径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拦住去路,他请求老子写下一点著作。于是老子花了几天的时间,写出了道家的镇派宝典《道德经》,又名《老子》。 而“无为”最早出现于《道德经》中,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处世之道。在老子看来,圣人、君主“为无为,则无不治。”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也就是表面上看着都不管,而实际上却达到无所不管的境界。其实这不是“无为”,而是“有为”。
无为是一种境界。书中王蒙先生也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无为观”。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做那些无益、无效、无趣、无聊的事,更不是去做蠢事。无为是要理智地把握好“不做什么”。无为是一种境界,一种办事原则。无为也是一种豁达、聪明和风格。但无为也有它的“规则”和“底线”,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符合客观规律的努力越努力越有效,而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努力,越努力越糟糕。正如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班级建设中也处处体现着“无为”的思想。
这学期开始三校合并,学习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在其他两个校区也慢慢展开,当然开始都是困难的。成熟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乍看之下显得教师非常轻松,课堂上好像不需要老师做什么,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体,小组内自发性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内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整个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舞台。课堂上的老师看似“无为”,但在课前准备却要付出百倍的精力。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的预设选择,“三单”的编排等等,甚至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的抛出及解答,其实都在设计者的掌握之中。而就我们现阶段的成果来看,在开发设计学习共同体课程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大“有为”。
在班级建设中“无为”的思想也可以大有所为。最近几日全校都在忙着班容班貌的布置,在这过程中,各个班级的老师们也会互相走动,相互学习。当有老师来到我们班时,就会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班的布置很多都是交给孩子们啦,都是他们自己负责,你们班是不是还是你自己啊,因为孩子们做的东西你肯定看不上的,你自己的手都那么巧。”哈哈,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是在夸我来着,可我细细一琢磨,发现哪里好像不太对劲啊。于是我决定改变,改变我在老师们心中的印象。我决定这次的布置任务就交给孩子们,刚好班容布置时间遇上了国庆小长假,假期里几位孩子相约来到学校布置,看着他们积极的样子,当时我非常欣慰,心想着现在可好啦,孩子们终于长大了,我可以啥都不用做,坐在办公室里等他们完成了知会我一声就好了。想象总是美好,现实却是特别骨感,结果一个早上,孩子们磨磨蹭蹭,连个黑板报的排版都弄不起来。几度想要把孩子们赶回家,自己上手做得啦。还好理智告诉我不可以这样做,我应该手把手地教着孩子们怎么做,这样以后慢慢的我才能放手,孩子们才可以真正的独当一面。这次布置所花时间比以往都要多,假期里我们就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过程虽痛苦,但看着经过他们装扮后焕然一新的班级,我们的内心是无比幸福的。
班级建设时,很多事情可能一开始交给孩子们,可能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去教孩子们怎么做,也就是当我们想要真正的“无为”时,让孩子们有所为。让每个人成为班级的主人,增强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在老师层面,很多事情分摊给学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弱化了班主任对班级事务的干预程度,此外在民主管理模式下师生关系也更融洽。所以“有为”的前提必定是有所“不为”,“无为”的最终目的是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