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凤英自述 / 沙舟撰稿
沙舟注:本文是继母雷凤英的感恩之作,被《雷氏家谱》收录。本次在简书连载,本人参读舅舅雷凤生撰写的《母亲》,做了一些修正,使之更加真实、完美、感人。文章以雷凤英第一人称自述。
弟弟大名雷凤生,是我们家的老幺。弟弟之前,妈妈还生过一个男丁,但由于贫病交加,不久便夭折了,妈妈心疼不已。因为她已有三个女儿,必定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封建习俗根深蒂固,周围的闲言碎语也不绝于耳。
盼子心切的母亲找算命先生,看多会儿能生个一儿半子,算命先生说:“命里有,就是在老虎尾巴上拴着了,耐心等着吧,不过老了也能顶上呀。”
算命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母亲抱着这一期盼,果然在她四十三岁时有了身孕,她喜出望外,提前做好了一切准备,四十四岁时生下弟弟。
儿子有了,但人穷没奶水。我的表嫂宋改转听说,喜滋滋地跑来给孩子喂了第一口奶。大姐听说母亲生了,专门跑来伺候母亲。她也是刚生第一胎,正值哺乳期,大姐便成了弟弟的第二个“奶妈”。
弟弟稍大一些,妈妈便嚼米糊糊嘴对嘴来喂养弟弟。对这个孩子母亲当然是格外小心精心照料,生怕再有什么闪失。
弟弟五岁,父亲去世。临终,父亲一再嘱咐母亲,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供孩子念书,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正是困难时期,对于母亲来说,刚刚与继父组建了新的家庭,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不管怎么困难,母亲遵照父亲的遗嘱,通过变卖家产把弟妹俩一同送进学校。
弟弟也不负众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长、少先队大队长、团支部书记。如果不要遇上那段特殊时期,以弟弟的成绩绝对是清华北大的料。可惜那个年代取消高考,葬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1966年,弟弟以优异成绩考入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那时,我和丈夫都调回了旗里,有了自己的小家。弟弟来阿镇上学我可以照应,方便了很多。
弟弟初中阶段,正值特殊时期,轰轰烈烈,九月入学,十月学校便组织学生代表进京参观取经,伊旗一百多号学生浩浩荡荡去了京城。
不料,十一月三号传来特大消息,我们心中的伟人要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
这段经历,成了弟弟足够回忆一生的美好。他说当时看到的只是一个人影,但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狂热和激动,整个广场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人们激动的热泪盈眶。
母亲打问见弟弟去了首都,着急的不行,专门坐车跑到阿镇,在我家住下等弟弟归来。
弟弟从京城返回直奔我家,一进门看见母亲,喜出望外,内心的喜悦和激动难以掩饰,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当时那个热血沸腾的场景,高兴地说他见到了伟 大 领 袖……妈妈说“你是咱们家族中最幸运的人”,一家人沉静在幸福当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不假。走时我给弟弟带了五十块钱,去了一趟首都,弟弟只花了十二块,还给我们买了面包等礼物,回来弟弟要把结余的三十八块钱还我,我说成甚也不要,弟弟转手给了母亲。
母亲将弟弟带回来的面包等礼物分成若干份,每个小家、每个人都收到了弟弟的心意。弟弟是第一个去京城的人,又是第一个被伟人检阅的人,所以,弟弟的礼物等同于伟人对人民的关怀,都舍不得吃!
1969年,弟弟初中毕业,上面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弟弟不得不回乡,他的大学梦彻底破灭!
弟弟回乡劳动,正值乡村也缺人才,一回去就当了生产队的会计,进入了队干部的序列。但队干部照样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样样农活都得带头干。他整拾了一幅旱烟袋憋在裤腰带上,俨然是一幅农民装束。
弟弟是农民子弟,对农业社的各种农活儿并不陌生,干起活儿来得心应手。作为一名回乡知青、队干部,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只要是生产队长难以分配的营生,弟弟都抢着干。
秋天,他自制一根响鞭早晚照大雁,以防南飞的大雁落下糟害庄稼;庄稼上场,他抱一卷铺盖,搭一个草洞,晚上睡在场面照场,以防偷盗;冬闲时节,他领着青壮年劳动力到远在几百里外的察汗淖尔去掏碱;夏天安种进去,他领着人马到乌审旗给牧民盖房子……
弟弟出色的表现打动了大队支 部 书 记,不久点名让弟弟去整顿民校,担任民校负责人并教书。
腊月,继父和母亲张罗要给弟弟完婚,婚期定在春节后的正月初八,弟媳是我们大队的村花——刘翠兰。结婚时,我给了一百块钱,结婚要置办的东西基本就够了。
婚后,小俩口夫唱妇随,恩爱有加,不久便生了三个光不溜秋的秃小子。
雷氏家族不仅后继有人,而且人才济济。父亲如果在天有灵的话,也该满足了。
弟弟俩口子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知道过日子的艰难,因此,继承了我们雷氏家族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弟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能力,工作认真,办事公道的人,在民校工作表现突出,为他参加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正好那年的一天,丈夫的同事,时任家乡红庆河人民公 社的当家人赵启华,出差来到了我们家,丈夫王子庶把弟弟介绍给老同事。赵启华也是个办事人,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
1972年,伊克昭盟从农村青年中招收一批“借干”充实干部队伍。由于弟弟在农村表现出色和赵启华的推荐,顺利地借用到了红庆河人民公 社,当了一名人民公 社的干部。从此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不久便被提拔重用,当了公 社 管 委 会 副 主 任、党 委 副 书 记。1980年“社改乡”,弟弟被任命为红庆河乡的一把手。
从一般干事到家乡红庆河乡的当家人,仅仅用了八年时间。后又调到旗里,先后任矿管局局长、煤炭局局长等要职,主政一方的矿产资源长达十一年。
雷氏家族的命运彻底改变!
2002年,鄂尔多斯市出台了提前退休或离岗的优惠政策,弟弟工作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工作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很少考虑个人得失,挨肩肩长大的三个儿子都面临结婚成家。思前想后,乘自己还年轻,提前退休还能做点事情,挣点钱补贴家用,于是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
弟弟退休后,适逢鄂尔多斯大开发,全国有钱的老板都跑来鄂尔多斯想淘一桶金。弟弟对鄂尔多斯的矿产资源很熟悉,有人想买,有人想卖,弟弟在买与卖之间自然架起了一座桥梁,成全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许多人退下来感到困惑迷茫,不知老了该做点甚?弟弟体制内的终点,是他大器晚成的起点,事业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现在,弟弟、弟媳俩口子儿孙满堂,除了操持一点家务外,无官一身轻,吃得香睡得安,有着享不尽的天伦之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欲知后事敬请继续关注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