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叫马诺的模特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红遍了全国。
最近我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热门问题:等自己变优秀了,再去追女生还来得及吗?
大概,这是不少男人心里有或曾经有过的疑问,也可能因此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遗憾。
今天蚁哥分享的这本名著,算是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种答案。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初的美国——那个正好一切都可以毁灭,一切又都可以重建的“爵士时代”。
一个最好的时代。大街上一个漂亮女孩,只要她用比较放肆的眼神看你一眼,你就可以跟她回家,或者把她带回家。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大街上一个漂亮女孩,只要她用比较放肆的眼神看你一眼,就能让一场本来坚如磐石要白头偕老的爱情灰飞烟灭。
一片混乱中活色生香,有人迷失,有人坚守,有人一边迷失一边坚守。
好,是真好;坏,也是真坏。
帅气但贫穷的菲茨杰拉德在舞会上多看了一眼富家千金姞内瓦,从此一生沉陷其中无法释怀。十年以后,《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在书中菲茨杰拉德叫盖茨比,姞内瓦叫黛西。
我们今天讲的盖茨比和黛西的故事,其实也是作者菲茨杰拉德和交际女神——姞内瓦的故事,至少一部分是。
[ 我们正在举办实体书赠送活动,参与就有机会免费获得《了不起的盖茨比》实体书一本。参与方式在文末。]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很微妙。先躲在一旁看热闹,然后宣而不战,局势已定的情况下远赴欧洲作战,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青年参军的多,上战场的少。
年轻军官们大部分时间只有两件事可做:参加训练和参加舞会。盖茨比就是其中的一个。
灯红酒绿红男绿女,正是想不发生点故事都难的地方和年龄。
盖茨比就这样看见了黛西。
刚开始他还只和别的军官们一起去看她,后来就单独去她家拜访。
黛西出生显贵而富有,漂亮得近乎妖艳。即使已经结婚,远房表哥从她待过的城市过个路,也会有十几个男人请他帮忙把爱慕之情转达给黛西。
但盖茨比却只是个乡下来的穷小子。他拼命掩盖自己摆不上台面的身份,就像多年以后,他已经富甲一方,仍然要努力让别人相信自己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靠收藏珠宝发家,平时的爱好是打猎和画油画一样。
盖茨比努力让黛西相信,他也有足以和她相提并论的出身。
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也发生了。
可两人还没来得及从温存的梦幻中醒过来,盖茨比就接到了开赴欧洲前线的命令。他们的故事戛然而止。
假设能预计到五年后的结局,如果故事真的到此结束,即使不算完满,至少还算是个美好的故事。
但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知道结局,我们未必有继续往前走的勇气。
反观现实中菲茨杰拉德和姞内瓦的故事,有着相同的开始,却有不同的结局。反而有另外一种美。
他们的故事结束得简单而现实。姞内瓦的父亲用一句“穷小子别想娶到富家千金”就把他打发了。
菲茨杰拉德没有挣扎,姞内瓦也没有坚持。两人只约定分手后,将来往的情书全部销毁。
姞内瓦很快嫁给了百万富翁,菲茨杰拉德也很快遇到了别人。只是菲茨杰拉德并没有履行约定,而是把姞内瓦写给他的270多页情书保存了下来。
二十多年后,菲茨杰拉德的女儿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些信件,寄还给了当事人——姞内瓦。她把它藏在衣柜底部,照常过着自己的贵妇生活。直到又过了四十多年,姞内瓦的子女再来整理遗物时,这些信件和她的一本日记才公布于众。此时《了不起的盖茨比》早已经成了世界名著,黛西大家也耳熟能详。
姞内瓦将日记和情书珍藏了一辈子,就是从来没站出来说一句“我就是黛西”。
黛西也一样。和盖茨比分开后,嫁给了富家子弟——汤姆,但盖茨比却没有菲茨杰拉德那么幸运,谁也没遇上。
他们的故事更长。
碰到黛西之前,真实的盖茨比在苏必利尔湖做一个闲散的渔民,有一半的时间连肚子都填不饱。但他高大帅气又年轻,身边从来不缺姑娘。
和黛西之间,刚开始也只想玩玩。只是玩着玩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当了真。
盖茨比爱上了黛西。黛西也爱盖茨比,但知道他配不上自己。
盖茨比在欧洲战场英勇杀敌,被升职和授予各种勋章的时候,黛西和富有但粗俗的汤姆刚结完婚在度蜜月。
战争结束后,盖茨比进入牛津大学进修五个月。回到美国后,有两样东西从不离身:一张在牛津的合影,一块在战场立功的勋章。
从此他逢人就说“我在牛津受教育”,最后被传成“盖茨比说自己是牛津的高材生”,他也不去辩解,偶尔还顺水推舟,“我家三代人都在牛津受教育”。
除此之外,盖茨比还是一无所有。
但不知什么时候,盖茨比就发迹了。
带大理石泳池、40英亩草坪花园、十几里私人海滩,配套游艇、私人飞机的大别墅,每个周末都在开舞会。
他的劳斯莱斯像公交车一样,把客人一批一批从火车站拉过来。但他并不认识他们,也没给他们发请柬。大部分自发地相约而来,就像一群老阿姨呼朋引伴去赶商场的打折促销会一样。
保险、证券、汽车推销员把盖茨比的舞会现场当成了工作的天堂;女人们在这里玩到半夜还不想回家,老公们只好硬给扛回去。
盖茨比的舞会,就是一场博大、庸俗而浮华的盛宴。比他参加的任何一场都奢华,也比任何一场都让他寂寞。
舞会上有喝不完的美酒,吃不完的美食,唱不完的歌,跳舞不完的舞,调不完的情。大家一边喝着他的酒,吃着他的食物,摘着他院子里的玫瑰花,享受着他的泳池和沙滩,一边传说着盖茨比的谣言。
有人说他是德国威廉皇帝的亲戚,有人说他是个杀人犯;有人说他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有人说他是下贱的私酒贩子……
这里是整个纽约最奔放、最刺激的快乐圣地。灯火照亮了半个海湾,歌声响彻了半个海岛。盖茨比却永远只在人群中寻找一张面孔,一直也没找到。他的眼光从狂欢的人群头顶飘过,看向海湾对面码头上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
他知道,绿灯亮着的地方,住着黛西和她的丈夫汤姆。
他在海湾的这边买别墅,是因为他知道海湾的那边住着黛西;他每周在别墅里举办全纽约最奢华的舞会,是因为他希望有一天能在人群里看到那张他已经日日夜夜想了五年的熟悉面孔。
纵然已打下万里江山,倾尽人间奢华与浮光,这一切只有在心爱的人眼里才能衡量出真正的价值。可惜咫尺天涯。
黛西嫁给了汤姆,是因为当年的盖茨比太贫穷。现在,盖茨比有钱了,他想重温旧梦。
就像当年因为菲茨杰拉德贫穷,姞内瓦嫁给了百万富翁;后来的妻子——泽尔达正准备也嫁给富翁的时候,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出版了,他给泽尔达写信:我有钱了,你回来吧。
泽尔达是回来了,但黛西却未必还回得来。她自己也未必想。
住隔壁出租公寓里的正好是黛西的远房表哥,盖茨比拜托他请黛西过来喝茶。
黛西来了,盖茨比邀请她去家里坐坐。
“我的房子看上个去不错吧,对不对?”
“我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挣足了买这幢房子的钱。”
“我让它天天挤满了有趣的人,不分昼夜。全都是干有趣的事情的人。全都是很有名气的人。”
别墅里依然灯火通明,但舞会再也没有了。人们从四面八方匆匆忙忙赶来,又匆匆忙忙离去。
盖茨比的灯光,从此只为黛西一个人亮着。
黛西的眼光成了一把尺,能让盖茨比的一切低贱到尘埃里,也能高贵到云端。
五年以来,盖茨比将这一幕幻想了无数遍,每想一遍,都是一次加工,一次超越。超越了黛西本身,超越了现实中的一切。
他在自己的幻想中,塑造了一场将会感动全世界的爱情。但全世界都没信,除了他自己。
沉浸到这种幻想中,他的想象力比任何时候都丰富,不断给自导自演的这场完美的爱情游戏添砖加瓦,添彩加色,最终在想象中完成这一幅伟大的作品,已经和现实无关。
可现实就是现实,黛西还是五年前的那个黛西。
“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味。”
五年前,她可以因为财富放弃盖茨比嫁给汤姆,五年后当然有可能因为财富回到盖茨比身边。曾是盖茨比最痛恨的,现在成了他最渴望的。
只可惜在这极致的物质中,他又偏偏掺杂了最极致的爱情。
如果从一开始盖茨比就知道最后的结局,不知道他还愿不愿意用满满一别墅的灯火通明来换取码头那盏孤寂的绿灯。
摊牌的时间在一个热得让人发疯的下午。
盖茨比一直觉得自己是因为贫穷失去了黛西,所以他要用财富把她赢回来。
事实上,黛西也确实已经答应他了。
他就底气十足地向汤姆宣战。
“你妻子不爱你,她从来没有爱过你。她爱我。”
血统的优越感带来了比盖茨比更强大的底气,酒色之徒的汤姆摇身一变成了道学先生。
他早就派人调查过盖茨比,现在正要当着黛西的面,把他一层一层剥开。
“你就是个发了大财的私酒贩子吧。”
“你算什么东西?”
盖茨比以为黛西是自己最后的也是最坚固的阵地。他让黛西告诉汤姆:“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但黛西却给了另外的答案。
“你的要求太过分了!我现在爱你——难道还不够吗?我是一度爱过他——可是我也爱过你呀。”
“即使单独谈,我也不能说我从来就没有爱过汤姆,那样说也不会是真话。”
一个女人可以因为财富选择嫁给谁,却没办法只因为财富轻易就离开谁。经历了就是经历了,总会在心里留下痕迹。
本来是想圆梦的,至少重温旧梦,没想到是梦醒时分,盖茨比将那个做了五年的梦,亲手捏碎了。
本来以为必然是一击必中,没想到是一败涂地。
“他只好闭口不说了,唯有那死去的梦仍在随着渐渐流逝的午后的时光继续奋斗着,拼命想触及那不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盖茨比死了,被枪杀在自己家的大理石泳池里。
就在和汤姆吵完架回家的路上,情绪激动的黛西开着盖茨比的车,意外撞死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汤姆的情妇。
盖茨比把黛西送回家,守在她家花园里。两人已经商量好,如果汤姆为难她,盖茨比就第一时间带她走。
盖茨比守了一夜,什么信号也没收到。
他当然不会收到。黛西和汤姆在屋里已经就一场阴谋达成了共识。
盖茨比在为黛西提心吊胆,心甘情愿担下了所有的责任,汤姆却把盖茨比出卖给了自己被撞死的情妇的丈夫。
枪声响起的时候,黛西和汤姆正收拾好行李。他们要出去旅游,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
盖茨比就这样被枪杀在自己家的大理石泳池里。
他很清楚,黛西和汤姆是不折不扣的骗子,是嫁祸于人的阴谋家,但他还是一厢情愿赴死,就像真的是在为爱献身一样。就如同五年以来,幻想自己和黛西之间的那场完美的爱情。
他一直都在唱独角戏。
也许这正是他了不起的地方。即使看到了最残酷的现实,依然执着于梦想所指的方向,勇往直前,至死方休。
也许盖茨比并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因为别的人太虚伪、太龌龊,背叛起来太没有负担和底线。
✎✎✎
《了不起的盖茨比》写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里面不乏作者菲茨杰拉德亲身经历的原型。
一战后的美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旧的秩序在毁灭,新的秩序在诞生。
传统的家庭生活和习俗受到怀疑,出轨成了最新潮的爱情。
盖茨比就在这样的时代出生,长大,追求爱情和财富。他其实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但那又是有了钱,什么都能有的时代,正如我们生活的当下。
盖茨比的葬礼最终只来了两个人:盖茨比的父亲和一个只来过一次舞会的眼镜男。
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出去,看到了消息的人假装没看见,假装不过去的人直说自己不会来。
“讲交情要在朋友活着的时候,而不是要等他死了之后。人死了之后,我的原则是少管闲事。”
多么现实的人生哲学:人活着的时候有利益,死了之后只剩感情。感情能值多少钱?还是少管闲事为好。
大家一哄而散,就像那一场一场不请自来的盛大舞会的终结。大家去赶别的场子了,留下盖茨比冷冷清清的葬礼。
“别的人也都没能来。”
“真的?哇,我的上帝啊!他们以前常常一来就是几百人嘛。”
“这家伙真他妈的可怜啊。”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这是艺术的时代。这是富裕的时代,也是讽刺的时代。”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这句话有多少人谩骂,就有多少人践行。更多的人一边谩骂一边践行。
嫁人不是嫁情郎,而是嫁房子、车子、票子;娶妻不是娶爱人,而是看脸,看胸,看大腿。
有钱人身边一群人追着叫爸爸,喊爷爷,满大街的人都在装孙子。
真情无价,可一旦像数学题,有了名与利的算计,就变得一文不值。
爱本来发乎于心,哪里有什么来不来得及,哪里要等什么一夜暴富。什么时候心里有爱,什么时候就是最好的时候,就该大声说出来,去付出,去收获。
千金难买一句“我乐意”。
只要发自内心“乐意”了,是坐在宝马车上还是骑自行车;是要财富还是要爱情,已经不重要了。
就像苏轼在词中所写: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么多人活得不痛快,只因为心里不愿放下的太多。
放下一些,才会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心中只剩那份淡定和从容,还有什么可怕的?
泼天的财富算什么?甚至生命也可以从容舍去,所以盖茨比了不起。
人生境遇,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