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治疗方法是“革命性的”,并对这种优越性提出了未经证实的主张。往往这种治疗方法是未经证实的,缺少对照实验或者是缺少研究支撑的方法;另一方面就是之前前所未有的方法。
2、可以向所谓的“心理大师”或“疗法领袖”学习,“深度疗愈”、“保证满意”、“唯一的终极培训”等夸大的承诺,或仅仅是复制过来一些专家名字和照片来为这种方法“站台”。
3、随意使用缩写,或断章取义的从心理学中加工一些内容来推销他们的疗法,看似非常专业,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
4、宣称某种疗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各种症状、各种问题,“疗法”适用于所有人,却没有任何临床试验或研究的支持。
5、研究数据是有研究者选定的,虽然有两个实验组并且结果也符合实验目标,就宣称是“循证的”,然而在被试选择、样本量、脱失率等数据没有报告,是不科学的。
6、仅仅说到某些研究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但没有引用或辩证的探索这些研究。
7、与第5条类似,不与那些产生疗效的“真实”对照组进行对比。
8、与低效的疗法进行比较,突出推销者“疗法”的优越性。
9、研究者的确认性信念,也就是研究者的主观期望效应未报告,过多引用早期数据和结果来支撑现在的“疗法”。
10、不确定提供给替代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的解释是否与其主张的治疗同样可信,也就是说研究过程中的方法与目的关联性弱,以及解释与所谓的“疗法”是不关联的。
11、不强调非特异性治疗因素的作用,如治疗同盟、期望效果和其它安慰剂。
12、不包括其疗法有效性的科学效度、理论基础的批判性说明。
13、使用可疑的神经学基础来解释“疗法”,例如某种心理障碍的来访者被告知他们的右脑“死亡”,需要治疗来改变。
14、没有讨论对其它疗法的研究。
15、PUA来访者,告诉他们这种疗法没用的话,其它疗法也没有用,所以一定要用这种方法。
16、要求来访者提前培训,出售与其治疗方法相配套的用具和磁带,并让来访者不会与其他人分享治疗方案。
17、非常具有防御性,当“治疗方法”被质疑时,会怀疑这个人的动机和背景,却不质疑自己的提议,甚至对质疑者不屑一顾。
18、依赖于领域领袖的认可,而不是科学理论。
19、会建立一个培训人员小圈子和国际组织来发展这种治疗,使用公共媒体继续夸大自己的疗法,倡导者成为了推销员。
20、提供证书,证明你已经接受了培训,可以称自己为“某某治疗师”并将你列入从业者推荐名单,但这所谓的“证书”并不能带来更好的疗效,不能帮助到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