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到家,一波操作都是,我推开门,嘟爷坐在餐桌前跟爷爷奶奶一起吃饭,看到我就会一个箭步冲上来,抱住我大腿,然后我就会把她抱起来,亲一下后又把她放到桌位上,继续吃饭。
昨晚我下班回家,看到就只有我爸(爱人的爸爸)一个人坐在餐桌前吃饭,一个劲吃饭,也没抬头看我一眼,往常都会冲我笑着说一句赶紧来吃饭,然而今天一个声音没有,我带着一丝懵逼走向房间,嘟爷和奶奶在房间里坐着,奶奶手里端着一碗面,嘴里边念叨着让嘟爷赶紧吃面了,面都要凉了,
嘟爷见到我回来了,冲我走来,要我抱抱,看她状态也有些不对,我就问是“今天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嘟爷没说话,趴在我肩膀上,眼眶湿润了。
明显感觉是状况不对了,奶奶说:“她跟爷爷生气了。
放下嘟爷后,出来外面,奶奶大概跟我描述一下故事情节,等嘟爷吃完饭,我就一心找个恰当的时间跟她聊聊,最后她也同意了,但是在这期间,她很排斥来大厅,一直问爷爷为何还不出去呢?(以往爷爷都会吃完饭就出去走走),今天爷爷过了一小时还没出去,嘟爷死活就在房间里不出来,后来我在餐桌吃饭,嘟爷做作业遇到问题,迫于无奈,就拿着作业跑出来坐我旁边,作业还没写几个,爷爷就从自己房间里出来,准备出去,走到门口,还跟嘟爷说了一句拜拜,嘟爷也应了一下。
吃完饭后,陪她玩了一会,因为她答应我们找时间聊聊的条件是我陪她玩会,
开始聊了~
我 :你能跟妈妈说说今天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嘟爷:我把爷爷打了
我一点不惊讶,假装惊讶
我:继续问,是为什么呢?
嘟爷:嘀嘀咕咕理由很多了,重点几句是:我看电视,但是没看完,爷爷奶奶就一直叫我吃饭,我说我要看完现在这节,可是爷爷就很吵,进来抢遥控器,我就生气了,就拿遥控器打了爷爷,爷爷也打了我~
我:原来是这么回事,爷爷打了哪里?
嘟爷:打了我右手
平时模糊不清的左右手,这个时候还能分具体,看来是早就预演了无数次的呈堂证供~
我:疼不
嘟爷:不疼了
我:但是你伤心了对吗?
嘟爷:低下头,点头
我:妈妈能明白你的心情,爷爷不该打人,
嘟爷:我也打了爷爷,是我先打的,老师也说了,小朋友闹矛盾不能先打人,
嗯,原来这个知识你都已经知道了呀,老师说得没错,你很棒,因为你记住了这句话,只是还没学会用在大人身上而已。
我还是没听到那句,她应该跟爷爷道歉,所以我继续往下
我:刚才爷爷出去时跟你说什么了?
嘟爷:跟我说拜拜
我:那你觉得爷爷为何会这样呢?
嘟爷:爷爷可能在房间里自己想了打我不对,所以出去的时候就跟我打招呼了。
这个句式没问题,我服气
我:所以爷爷心里已经原谅你了对吗?
嘟爷:点头
我:那我们要跟爷爷说什么?
嘟爷:跟爷爷说对不起
我:是的,虽然爷爷也有不对,但是是你先动手打了爷爷,爷爷也会疼,也会伤心,所以以后我们不动手。好好说可以吗?
嘟爷:可以。
这事最后的尾声是嘟爷要跟爷爷说对不起,但是一般是嘟爷睡了爷爷还没回来,所以嘟爷也想到了,预先问我要是自己睡了爷爷还没回来怎么办?我说如果真是这样,第二天早上跟爷爷说,后来虽然我没亲眼见证,但是最后跟踪这件事时,她说已经说了,我选择相信她。
无论成长故事多么曲折,我们都要让孩子从中明白一些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尽可能用引导的形式,让孩子自己去说出自己该做的事情,父母直接嚼烂喂到嘴里的,那不是孩子的 ,只有她自己去嚼的,才能进入她的意识层面,成为自己的东西。
所有的成长,都没有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只有很多的不同,我们做父母的去接纳了这个不同,才会大有不同。
昨晚跟闺蜜说起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这个问题,
我认为要把 做作业这件事弱化,你越是在这件事上着力,那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当你一直去跟孩子强调某个习惯的时候,她无形之中已经有压力了,学习本身是一件可以快乐进行的事情,不一定是书本上老师的条条框框,才是学习,生活中无论是带孩子出去玩,哪怕是公园遛遛,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带着孩子一起发现自然之美,爱护花朵小草、爱护小生命哪怕一只小蚂蚁、探索植物生长的秘密、了解土质的不同植物成长出来好坏的区别,激起孩子的好奇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协助孩子解决问题,这些习惯的养成,会比手抄作业几十遍都来的有意义。
有人说在一件事情上坚持一万小时,你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这没那么容易,别人能坚持一万小时,那是因为人家是喜欢,喜欢做那件事后所带来的感觉,如果你没有这个享受的感觉,别说一万小时,十小时都煎熬,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感受是决定我们这件事会怎么发展的先决条件,先让孩子去对这件事喜欢,当然很多事是不会让人喜欢的,尤其是学习反人性,但是我们大人可让孩子在做完这件事情后,人为带给他一些因为这件事才能获得的特殊感受,比如你的肯定,你用心夸奖,不带功力性,不因为结果偏颇而去对孩子过分责备,我们只带着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件事,然后把感受说出来给孩子,慢慢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没那么难,勇敢去面对,去坚持,路上有最至亲至爱的人的陪伴,一路不孤单,可以无所畏惧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