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的火车票已经开始预订,新一轮的返乡潮又开始在四处暗暗涌动。
有人说,在缺少信仰的中国,家变成一种信仰与寄托。
无论在外漂泊多久,家总是在你一回头的距离之内,你心里有这么一个港湾,在你目光所及之处。让你有路可退,随时可以返航,这种感觉,可以让在外的游子心生安定,目光坦然。
但并不是所有人,对于越来越近年的脚步,抱着热情与期待。
朋友青青,三十多岁,漂在北京,最近一想到回家过年这件事情,就越来越焦虑,有时候甚至彻夜不能眠。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男朋友,因为这件事情,基本上要被父母逼的互相断绝关系了。
一想到过年回家不但要面对父母的逼迫与质问,还要在亲戚一遍遍关切的提问中保持微笑。那种感觉,简直生不如死。
其实,青青也谈过两个男朋友,可后来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在一起。后来,慢慢年纪越来越大,周围能接触到的要么是90后的小鲜肉,要么就是已经成家立业的同龄人。
家里经常打电话过来,一眼瞥见来电显示,青青感觉按下那个绿色的接听键都需要一种勇气。
她怕父母的催促,怕谈论这个话题。而每次几句话过后便会自然顺到这个话题上来,结果就是要么敷衍两句,要么就是语言冲突,总之,最后总是不愉快地结束通话。
周围总有人说,你看你是不是奉行单身主义?要不就是眼光太高了?
青青总是笑笑回答,一个人也挺好的。其实,如果不是各有苦衷,有谁真的愿意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晚上关灯睡觉前会检查好几遍门有没有锁好,快递更愿意寄到公司再拎回去,各种情人节圣诞节只是一个人在家刷剧…
作为一个女生,她慢慢地搞懂怎么安装网络,怎么修灯,怎么通下水管道...
人的本质都是群居的,因为弱小,因为惧怕黑暗,群居安全的感觉,记忆在我们的细胞深处。
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她可以一个人生活,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与朋友圈,让自己充实,过自己的生活,谁说一个人就只配拥有孤独?
可是,唯一不能忍受的便是那些质疑的眼神,假意关心的问候,被围住亲戚的那些抛出口的问题刺的体无完肤的伤痛。
所以,请不要总是去问你那些还在单身的朋友们,你怎么不找个男朋友呢?你为什么不主动去结交女朋友呢?如果可以的话,又有谁天生就愿意单着。
如果你真的关心,直接给介绍一个多好,不然,不要打着关心的名义漏出八卦的嘴脸。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他们不愿意将就,不愿随便找个人了却此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别人不同,与大众不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